
- 作 者:王亦高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3138784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29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5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音乐与音乐传播 1
1.1 音乐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1
1.2 符号学视角的引入 15
1.3 音乐传播研究回顾 20
第2章 作为符号而传播的音乐 34
2.1 音乐是一种符号吗 34
2.2 能指与所指 36
2.3 符号与象征 48
2.4 符号与象征问题的补充说明 55
2.5 音乐符号意义的解读 61
2.6 音的运动 70
2.7 基本的意味作用与额外的意味作用 82
2.8 音乐的情感意味 92
2.9 非语言传播 104
第3章 作为听觉符号而传播的音乐 108
3.1 听觉与视觉 108
3.2 发音体 119
3.3 声音的感觉性 124
第4章 作为抽象符号而传播的音乐 130
4.1 抽象与形象 130
4.2 抽象与具体 139
4.3 抽象问题的复杂之处 145
4.4 直觉 152
4.5 直觉与抽象的逆转 158
4.6 音乐传播与语言传播 166
第5章 作为时间符号而传播的音乐 184
5.1 音的长短与高低 184
5.2 音的运动的两种形式 193
5.3 整体与局部 200
5.4 声音的可超越与不可超越 209
5.5 时间性的存在 220
5.6 关于音乐传播特质的小结 233
第6章 对几个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解答 236
6.1 音乐可以在乐谱上直接传播吗 236
6.2 电子媒介是否意味着音乐传播特质的改变 242
6.3 音乐传播的媒介手段如何分类 244
6.4 音乐起源于劳动还是闲暇时光 254
第7章 终章 265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