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盛灿若六十年针灸临证传薪
  • 作 者:顾一煌,孙建华主编;张建斌,程洁,姚文龙等副主编;金宏柱主审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206655
  • 标注页数:248 页
  • PDF页数:2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2 ≥2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学术经验采菁 1

一、针刺手法 1

(一)补泻手法的起源与演变 1

(二)如何应用补泻手法 3

(三)补泻手法与轻重刺激问题 3

(四)常用的补泻手法及操作要点 4

(五)有关补泻手法的实验研究 6

(六)独特的针刺手法 7

(七)小结 10

二、选穴配穴 10

(一)远道和局部取穴 10

(二)经验穴 11

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2

四、阐古发微,注释《针灸问对》 13

特色专病论治 21

一、疼痛的针灸治疗 21

(一)疼痛的病因病机 21

(二)疼痛的辨证 23

(三)疼痛的治则 25

(四)治痛的针刺手法 26

(五)疼痛的预后 26

(六)常用治痛腧穴 27

1.手太阴肺经 27

(1)尺泽 27

(2)列缺 27

(3)太渊 28

(4)少商 28

2.手阳明大肠经 28

(1)商阳 28

(2)三间 28

(3)合谷 28

(4)阳溪 28

(5)温溜 29

(6)曲池 29

(7)扶突 29

3.足阳明胃经 29

(1)大迎 29

(2)颊车 29

(3)下关 29

(4)人迎 30

(5)乳根 30

(6)不容 30

(7)梁门 31

(8)天枢 31

(9)归来 31

(10)梁丘 31

(11)足三里 31

(12)上巨虚 31

(13)丰隆 31

(14)内庭 32

4.足太阴脾经 32

(1)大都 32

(2)公孙 32

(3)三阴交 32

(4)地机 33

(5)阴陵泉 33

(6)血海 33

(7)大横 33

(8)天溪 33

5.手少阴心经 33

(1)极泉 33

(2)通里 34

(3)神门 34

(4)少府 34

6.手太阳小肠经 34

(1)前谷 34

(2)后溪 34

(3)腕骨 35

(4)阳谷 35

(5)支正 35

(6)天宗 35

(7)天容 35

7.足太阳膀胱经 35

(1)睛明 35

(2)攒竹 36

(3)天柱 36

(4)心俞 37

(5)胃俞 37

(6)肾俞 37

(7)次髎 37

(8)秩边 37

(9)委中 37

(10)合阳 38

(11)承山 38

(12)昆仑 38

(13)京骨 38

(14)至阴 38

8.足少阴肾经 38

(1)涌泉 38

(2)太溪 39

(3)大钟 39

(4)照海 39

(5)阴谷 40

(6)腹通谷 40

(7)俞府 40

9.手厥阴心包经 40

(1)天池 40

(2)曲泽 40

(3)间使 41

(4)内关 41

(5)大陵 41

(6)中冲 41

10.手少阳三焦经 41

(1)关冲 41

(2)中渚 41

(3)外关 42

(4)支沟 42

(5)天井 42

(6)肩髎 42

(7)角孙 42

(8)丝竹空 43

11.足少阳胆经 43

(1)瞳子髎 43

(2)上关 43

(3)率谷 44

(4)阳白 44

(5)风池 44

(6)肩井 44

(7)京门 44

(8)环跳 44

(9)阳陵泉 45

(10)光明 45

(11)悬钟(绝骨) 45

(12)丘墟 45

(13)足临泣 45

(14)侠溪 45

12.足厥阴肝经 46

(1)行间 46

(2)太冲 46

(3)中封 46

(4)中都 46

(5)曲泉 46

(6)足五里 47

(7)期门 47

13.任脉 47

(1)中极 47

(2)关元 47

(3)气海 48

(4)神阙 48

(5)中脘 48

(6)巨阙 48

(7)膻中 48

(8)天突 48

(9)廉泉 48

14.督脉 49

(1)腰阳关 49

(2)命门 49

(3)筋缩 49

(4)陶道 50

(5)大椎 50

(6)风府 50

(7)百会 50

(8)水沟 50

15.经外奇穴 50

(1)印堂 50

(2)太阳 51

(3)颈百劳 51

(4)十七椎 51

(5)腰痛点 51

(6)鹤顶 52

(7)百虫窝 52

(8)膝眼 52

(9)胆囊穴 52

(10)阑尾穴 52

(11)八风 52

(七)常用治痛对穴 53

1.合谷—太冲 53

2.内关—足三里 53

3.梁丘—公孙 54

4.支沟—阳陵泉 54

5.外关—悬钟 55

6.气海—三阴交 55

7.合谷—内庭 55

8.中脘—足三里 56

9.中渚—足临泣 56

10.人中—委中 57

11.膻中—内关 57

12.鱼际—复溜 57

13.外关—后溪 58

14.印堂—合谷 58

15.归来—三阴交 58

16.太溪—太冲 59

17.阳谷—侠溪 60

18.足三里—三阴交 60

19.曲池—上巨虚 61

20.风池—昆仑 61

21.头维—列缺 61

22.命门—委中 62

23.中渚—后溪 62

24.百会—涌泉 63

25.少商—厉兑 63

(八)常见疼痛病证的治疗 63

1.头面躯体部疼痛 63

头痛 63

胸痛 66

腹痛 67

腰痛 69

2.神经痛 71

三叉神经痛 71

坐骨神经痛 73

肋间神经痛 76

臂丛神经痛 77

臀上皮神经痛 79

阴部神经痛 80

股神经痛 81

多发性神经炎 82

3.内科病疼痛 83

心绞痛 83

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5

食管癌、胃癌 88

急性细菌性痢疾 90

胆囊炎、胆石症 91

急性阑尾炎 93

肠梗阻 95

尿路结石 96

前列腺炎 98

4.外科病疼痛 99

急性乳腺炎 9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1

丹毒 102

带状疱疹后遗症 103

冻疮 105

5.妇科病疼痛 106

痛经 106

盆腔炎 108

经前期乳房胀痛 110

经行头痛 111

妊娠腹痛 112

产前分娩痛 113

产后宫缩痛 114

6.骨伤科疼痛 115

风湿性关节炎 115

肩关节周围炎 117

颈肩肌筋膜炎 118

骶髂关节炎 120

强直性脊柱炎 121

梨状肌综合征 122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123

骨折 124

扭伤 125

落枕 126

颈椎综合征 128

胁软骨炎 129

肱骨外上髁炎 130

腱鞘炎 131

7.五官科疼痛 133

急性咽喉肿痛 133

牙痛 134

青光眼 136

急性结膜炎 137

8.其他疼痛 138

蛔虫痛 138

红斑性肢痛症 139

雷诺病 141

幻肢痛 142

残端痛 143

二、中风的针灸治疗 144

三、外伤性截瘫的针灸治疗 153

附:截瘫的分类与疗效标准 157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 157

五、不孕与不育的针灸治疗 159

六、传染性疾病的针灸治疗 160

(一)流行性腮腺炎 160

(二)疟疾 162

常见病证治要 164

一、甲状腺肿大(亢进、腺瘤) 164

二、面神经麻痹 166

三、咳嗽 168

四、哮喘 170

五、失音 173

六、妊娠呕吐 175

七、上睑下垂 177

八、痤疮 178

九、发热 179

十、厥证 181

十一、痉证 182

十二、眩晕 183

十三、癫痫 185

十四、失眠 187

十五、呕吐 188

十六、腹泻 190

十七、脱肛 192

十八、癃闭 194

十九、遗精 196

二十、阳痿、早泄 197

二十一、月经不调 199

二十二、胎位不正 201

二十三、带下病 202

二十四、阴挺 204

二十五、遗尿 205

二十六、疳积 206

二十七、小儿脑瘫 207

二十八、痿证(附:小儿麻痹症) 208

二十九、风疹 210

三十、扁平疣 211

三十一、斑秃 212

三十二、近视 213

三十三、耳鸣耳聋 214

三十四、乳少 216

医案医话集萃 218

一、癔症性瘫痪 218

二、小儿麻痹后遗症 219

三、带状疱疹后留下神经痛 220

四、胆石症 220

五、颈椎病 221

六、呃逆 222

七、眼病 223

八、戒烟 223

九、面瘫 224

十、中风 225

十一、消渴 227

十二、痤疮 228

十三、煤气中毒后遗症 229

十四、咽四穴疗咽疾 230

十五、电针排石,还在手法 232

十六、善用长针,攻克顽疾 232

十七、深刺留针,通腑消炎 233

十八、围针刺法,祛邪泄热 234

十九、鬼穴治“痫症” 234

二十、运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痫症” 235

二十一、治痿之法独取阳明 236

附录 237

一、盛灿若教授论文论著 237

(一)主要论文目录 237

(二)主要论著及教材目录 239

二、盛灿若教授弟子跟师学习心得及临证经验运用 240

三、盛灿若教授访谈(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241

四、部分病证彩图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