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秦红增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0090773
- 标注页数:379 页
- PDF页数:39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5 ≥3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回顾 1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关照与内容 7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概述 20
第二章 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 24
第一节 持续与和谐:参与式或内源式发展新思维 24
第二节 他者视野:孟加拉国、中国台湾等地的乡村建设 37
第三节 本土反思:文化农民与和谐乡村建设 51
第三章 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与生成机制 62
第一节 文化农民的群体特征:素养、知识与技能 62
第二节 现代农业技能习得与文化农民的生成 69
第三节 现代农业技能教育:地方性知识视角 86
第四节 农村妇女现代农业技能习得方式省思:东面村过山瑶的例子 105
第四章 田园竞秀与诗意栖居——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生态建设 112
第一节 田园家园同构:文化农民的和谐乡村生态观 112
第二节 家园生态建设之一:雨卜苗寨公共卫生 131
第三节 家园生态建设之二:布努瑶、红瑶村寨环境卫生比较 154
第五章 超越村落与村落重构——民族地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 179
第一节 超越村落:文化农民社会资本的扩展及其结构 180
第二节 民族地区家庭养老土地支持方式 200
第三节 乡村生计转型视野下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以石丰村壮族为例 218
第四节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石丰村为例 234
第五节 村落公共空间重构与社区认同:濑浩屯壮族的例子 252
第六章 民族文化展演、重构与文化自觉——民族地区和谐乡村文化建设 266
第一节 民族文化展演的功能及意义 268
第二节 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再建构 282
第三节 族群文化标识与文化自觉 302
第七章 乡土知识、现代科技与乡村重塑——布努瑶族、壮族的例子 320
第一节 乡村社会的两类知识体系 320
第二节 现代科技、生计模式与乡村文化变迁:布努瑶的例子 336
第三节 乡土知识、现代科技与新型农庄经济:柳江成团壮族的例子 351
第八章 文化多样与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 369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369
第二节 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 371
第三节 文化多样与民族地区的乡村和谐 374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