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 作 者:樊崇义,兰跃军,潘少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0904660
  • 标注页数:341 页
  • PDF页数:35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0 ≥3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新发展 1

一、证据概念和种类的发展和完善 1

二、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2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 6

四、证据适用规范中的程序法定 8

第二章 “两个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16

一、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两个证据规定” 16

二、“两个证据规定”的程序价值 18

三、“两个证据规定”对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意义 20

四、被告方是否承担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23

五、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问题 24

六、关于“非法证据”的科学界定问题 25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意义重大 28

第四章 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33

第五章 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的困惑 36

第六章 刑事证据概念和种类的新发展 43

一、证据概念 43

二、证据种类 50

第七章 刑事证明责任的确定 65

一、刑事证明责任的法理 65

二、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 73

三、刑事证明责任的分类 75

四、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78

第八章 刑事证明标准的细化 96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哲理 96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性质 102

三、刑事证明标准的种类 106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113

第九章 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 123

一、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124

二、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盖然性标准 126

三、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方法——自由证明 128

第十章 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初步形成 130

一、法律明文规定的证据规则 131

二、法律体现出来的证据规则 147

第十一章 遏制刑讯逼供的机制 173

一、一项权利——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利 173

二、一条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79

三、一种方法——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187

第十二章 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法治化 195

一、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概念 195

二、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实体限制 199

三、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程序控制 205

第十三章 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213

一、电子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213

二、电子数据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216

三、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 220

四、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221

第十四章 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 234

一、专家证人制度概念和特征 234

二、域外专家证人制度的考察 240

三、专家证人制度优缺点评析 247

四、我国引进专家证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52

五、我国构建刑事专家证人制度的意义 254

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刑事专家证人制度 256

第十五章 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262

一、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难的原因分析 262

二、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作用和意义 267

三、《刑事诉讼法》对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271

第十六章 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 281

一、行政执法证据和刑事证据的比较 281

二、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价值 284

三、各类行政执法证据转化的适用规则 287

附:言词证据采信规范化实证研究 297

一、被告人供述与辩解采信的规范化 297

二、被害人陈述采信的规范化 32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