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涂艳秋著
- 出 版 社:里仁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867908635
- 标注页数:347 页
- PDF页数:3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鸠摩罗什生平介绍 2
二、罗什所翻译的经典 6
三、翻译事业成功的原因 15
四、思想背景简介 23
第二章 从道安看罗什来华前长安的佛教思想 31
一、绪论 32
二、安世高的禅数之学 39
三、道安禅智思想与安世高禅数之学间的关系 54
四、道安性空想与安世高禅数之学间的关系 65
五、结论 72
第三章 鸠摩罗什译讲方法的探讨 81
一、前言 82
二、引用「别本」的说明 85
三、引用梵本的原因 96
四、专有名词的翻译与修正 104
五、问答法的运用 108
六、譬喻法的运用 112
七、罗什译经态度的探讨 123
八、小结 128
第四章 慧远对罗什思想的质疑 137
一、《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提问的时间与背景 139
二、《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提问的意义 139
三、慧远对「实法有」与「因缘有」的质疑 147
四、慧远对佛法身的质疑 158
五、慧远对大乘经中菩萨的质疑 164
六、慧远对大乘经中声闻的质疑 171
七、小结 172
第五章 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 183
一、罗什对阿毗昙的看法 183
二、立足于实相界的观察法 185
三、无常无我无法空 191
四、缘起性空的真谛 195
五、罗什对佛法身的说明 202
六、高度现世性的菩萨法身 208
七、菩萨的般若智慧 215
第六章 僧肇对罗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25
一、即动以求静 226
二、即万物之自虚 231
三、此身即无我 238
四、烦恼即涅槃 242
五、僧肇与鸠摩罗什解空进路的异同 253
六、小结 261
第七章 僧叡对罗什思想的转折 267
一、前言 267
二、以僧叡为代表的原因 268
三、〈喻疑〉作者的检讨 270
四、僧叡与慧叡是否为同一人 278
五、非心非待的般若观 285
六、非心非待般若观的运用 291
七、罗什对《法华》的看法 294
八、冥末解悬的般若观 296
九、冥末解悬般若观的运用 300
十、般若与佛性的激荡 303
第八章 结论——中国早期般若思想流变概说 323
一、鸠摩罗什来华前,长安的般若思想 323
二、罗什译讲佛经的方法与态度 324
三、慧远对罗什般若思想的质疑 325
四、罗什的般若思想 326
五、僧肇对罗什般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27
六、僧叡对罗什般若思想的转折 328
七、小结 329
主要参考书目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