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高丙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973260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部分 学科建设:面向日常生活 3
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生活世界转向 3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 3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18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 29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 41
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57
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海外民族志转向 71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71
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以贝特森的《纳文》为例 87
民俗志与民族志在社会科学中的分工 99
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110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海外民族志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意义 117
第二部分 民间文化的复兴:平民百姓的文化自主 129
节日与时间制度:文化自觉的表现 129
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129
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 142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149
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的一种关系的表述 160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日常生活价值的承认 171
民俗模式:民俗研究的操作单位及其属性 171
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 1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形 19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201
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6
第三部分 公民性的呈现与公民社会的成长 229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229
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 243
传统草根社团迈向公民社会的历程:河北一个庙会组织的例子 263
“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 282
第四部分 短论小辑:作为公民的学人 303
一份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宣言 303
包容地看待复杂社会的复合文化 306
故事类型研究的中国意义:读祁连休先生《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310
公益行动:公民社会的成人礼 317
社会领域的成形:2009中国公民社会观察 321
海外实地调查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 325
《国家在场的社会事业》序言 329
《黄土女女》序言 334
“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 338
“人类学视野译丛”总序 343
“媒介与社会丛书”总序 346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