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廖上飞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5806212
- 标注页数:146 页
- PDF页数:1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0 ≥1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上篇 “意派”研究及批评 11
一 高名潞的雄心: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方法论 13
二“整一现代性”VS分裂现代性 15
三 意派的“意”: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24
四“意派”的逻辑:从“极多主义”到“意派” 29
五“整一”、“分化”和“整合” 35
六 高名潞对“意派”的自我认定及评价 39
七“意派”的真面目 41
八 关于“意派”的质疑和批评 44
九 高名潞所从事批评工作的贡献及失误 51
下篇 “批评性艺术”研究及批评 55
一 王南溟的工作让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中国问题情境 57
二“更前卫艺术”VS当代艺术 62
三“批评性艺术”的“批评性”:一种具体的前卫性 72
四“批评性艺术”的逻辑从“观念艺术”到“批评性艺术” 76
五“‘中国问题情境’的艺术”PK“‘中国符号’的艺术”(后殖民艺术) 90
六 艺术家的身份:从“文人”到“知识分子” 93
七从“语言学转向”到“社会—文化—政治转轨” 97
八“批评性艺术”的真面目 107
九 关于“批评性艺术”的质疑和批评 111
十 王南溟所从事批评工作的贡献及失误 125
结语 131
附录 137
从“历史上的先锋派”到“后先锋派”——彼得·比格尔对“先锋派”的界定及区分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