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学术成就与经验
  • 作 者:任何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3748616
  • 标注页数:278 页
  • PDF页数:29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0 ≥2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学术传略 1

Ⅰ 1928~1948 3

Ⅱ 1949~1957 6

Ⅲ 1958~1965 9

Ⅳ 1966~1976 13

Ⅴ 1977~1995 17

Ⅵ 1996~2008 19

Ⅶ 斯人虽逝 风范犹存 20

第二章 学术成就 27

Ⅰ 辑复的古本草文献 29

一、《补辑肘后方》 30

二、《名医别录》 31

三、《吴普本草》 31

四、《雷公药对》 32

五、《雷公炮炙论》 33

六、《药性论》 34

七、《新修本草》 35

八、《食疗本草》 36

九、《食性本草》 36

十、《食医心镜》 36

十一、《本草拾遗》 36

十二、《四声本草》 37

十三、《海药本草》 37

十四、《日华子本草》 38

十五、《蜀本草》 38

十六、《开宝本草》 39

十七、《嘉祐本草》 39

十八、《本草图经》 40

Ⅱ 校注的医药文献 40

一、《诗经药物考释》 41

二、《山海经植物药考释》 41

三、《五十二病方药物注释》 42

四、《本草经集注》 43

五、《证类本草》 43

六、《大观本草》 44

七、《绍兴本草》 45

八、《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 46

九、《本草和名》 47

Ⅲ 集纂、编撰的医药专著 47

一、编撰《〈新修本草〉论文集》 48

二、集纂《濒湖炮炙法》 48

三、编撰《脏腑病因条辨》 48

四、编撰《本草文献概要》 49

五、编撰《中国本草要籍考》 49

六、编撰《药性趋向分类论》 50

七、集纂《药性歌赋集纂》 50

八、编撰《历代中药文献精华》 50

九、集纂《中国矿物药集纂》 51

第三章 学术见解 53

一、提出古本草存在的问题 55

二、对《本草纲目》的研究 56

三、对《五十二病方》的研究 62

四、对《神农本草经》的研究 63

五、关于《名医别录》的研究 66

六、对《证类本草》的研究 68

七、校注合一整理研究金陵版《本草纲目》 71

八、历代本草概论 76

九、《神农本草经》名义考辨 85

十、《神农本草经》药物七情考 89

十一、从《新修本草》在日本的流传看中日文化交流 92

十二、关于日本传抄《新修本草》回归中国的情况 96

十三、艾晟校《大观本草》增补陈承“别说”的探讨 101

十四、《日华子本草》成书年代的探讨 104

十五、《海药本草》考 108

十六、《本草衍义》考 113

十七、《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文误注例 121

十八、有关《雷公炮炙论》炮制方法的阐述 128

十九、“药性趋向分类论”的提出 136

二十、“十剂”探源 145

第四章 学术经验 157

一、尚志钧整理本草文献的基本方法 159

二、尚志钧运用目录学的经验 161

三、尚志钧运用版本学的经验 163

四、尚志钧运用校勘学的经验 181

五、尚志钧运用考据学的经验 193

六、尚志钧运用文献标记的经验 200

七、尚志钧辑校古本草的基本功 208

八、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的思考 219

附录1 尚志钧辑复整理、注释、集纂、编撰著作书稿简目 227

一、辑复本 227

二、校注本 230

三、集纂和编撰 231

附录2 尚志钧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题录 233

附录3 国内外学者评介尚志钧学术经验 247

一、着其先鞭让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灿然复见于世——《新修本草》序 247

二、尚志钧妙手回春精校释 两部旧本草焕发新光彩 251

三、凌寒独自开——本草学家尚志钧和他的《本草人生》 254

四、永不忘记一位赤诚的本草前辈学者——《本草人生》序 259

五、水流花放 老树春深——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述评 259

六、漫漫学术征程中的又一巨大成就——《中国矿物药集纂》序 267

七、冷性文字的背后 蕴含着激越的情怀——《中国矿物药集纂》跋 269

八、本草学领域填补空白的佳构——《中国矿物药集纂》出版感应 271

九、半窗灯影述神农——追记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 27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