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
  • 作 者:赖彦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4364463
  • 标注页数:246 页
  • PDF页数:2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一)文本与声音 1

(二)话语与对话性 5

(三)产品与过程 7

(四)媒介研究的话语视角与话语分析 9

二、研究综述 10

(一)对话哲学 10

(二)对话诗学 13

(三)对话自我 15

(四)对话教学 16

三、研究框架 19

(一)研究目标 19

(二)研究方法 19

第二章 对话的理论基础 21

一、对话的渊源及流变 21

(一)苏格拉底对话 22

(二)布伯的对话关系本体论 24

(三)巴赫金的对话性 27

(四)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 31

二、对话的边界 37

(一)对话主义与对话性 37

(二)对话与潜对话 38

(三)独白与对话 40

(四)单声与多声 43

(五)双声与复调 44

(六)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 46

三、对话的认知基础 47

(一)心理机能 48

(二)统觉背景 51

四、对话的交流传播 52

(一)传播的对话本质特征 53

(二)对话交流的传播模式 54

(三)对话交流的策略共性 57

(四)对话交流的传播原则 59

五、小结 60

第三章 新闻话语的对话关系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62

一、话语的主体性 63

(一)超视与外位性 63

(二)言说主体 65

(三)主体间性 68

二、对话交际的关系主体 70

(一)对话行为主体 71

(二)叙事文本的对话交流层次 73

(三)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74

三、新闻话语的叙事主体 81

(一)作为叙述者的记者主体 82

(二)作为叙述者的人物主体 87

(三)独白叙事主体声音的消解 90

四、主体身份建构的新闻话语同位结构 92

(一)NP1+NP2同位结构类型 93

(二)NP1+NP2同位结构的语义关系 98

(三)NP1+NP2同位结构的话语功能 99

五、小结 103

第四章 新闻话语的复调声音融合:归属与意向 106

一、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资源归属 107

(一)人物声音 107

(二)机构声音 109

(三)文本声音 110

二、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指称意向 111

(一)强式指称意向 112

(二)弱式指称意向 114

(三)非指称意向 116

三、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资源语用意向策略 120

(一)人物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120

(二)机构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121

(三)权威人士声音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122

(四)指称资源的语用意向策略 123

四、转述话语声音融合的意向行为机制 125

(一)意向行为的真诚性标识机制 127

(二)转述言语行为动词的施为机制 130

(三)意识形态的意义操纵机制 133

五、小结 135

第五章 新闻话语的双声对话建构:修辞与潜势 137

一、双声对话 137

(一)意义潜势 138

(二)双声对话的本质内涵 138

(三)双声对话的表现特征 141

(四)新闻话语的双声对话意义潜势 142

二、新闻话语的内在对话双声构式 143

(一)自我互动的双声构式(S1-S1′) 144

(二)内心对话的双声构式(S2-S2′) 145

三、新闻社论话语的修辞疑问潜对话构式 146

(一)修辞疑问的句式类型 147

(二)修辞疑问的句法特点 150

(三)修辞疑问的语义语境条件 151

(四)修辞疑问的暗辩与潜对话功能 153

四、小结 160

第六章 新闻话语的互文多声对话:介入与磋商 162

一、互文报道和对话互动 162

(一)冰山理论与互文空隙 162

(二)互文链与证实效应 164

(三)文本张力与新闻框架 166

二、社会多声与对话介入 169

(一)社会多声 169

(二)对话收缩 172

(三)对话扩展 174

(四)新闻语篇的对话介入策略 176

三、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对话 178

(一)垂直互文性表现特征 179

(二)水平互文性表现特征 181

(三)互文认知机制 183

四、新闻语篇的互文中介多声对话 185

(一)互文中介的概念含义 186

(二)互文链意义的中介性转换 187

(三)机构话语重建的互文中介关系 189

五、新闻话语的互文意义生成与社会意识形态 193

(一)互文性的社会构建条件 193

(二)互文多声与意识形态 195

六、小结 200

第七章 结论 202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203

二、研究尚存的局限与不足 204

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205

参考文献 207

附录一 同位结构定量分析语料 223

附 《纽约时报》语料标题 223

附 《泰晤士报》语料标题 224

附录二 声音融合资源定量分析语料 226

附 政治新闻语料标题 226

附 商业新闻语料标题 227

附 新闻社论语料标题 228

附录三 对话介入策略资源定量分析语料 229

附 Japan to release Chinese boat captain 229

附 Japan Retreats With Release of Chinese Boat Captain 232

附录四 英汉重要术语对照和索引 236

附录五 主要外国人名英汉对照 242

后记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