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戏曲与歌剧pdf电子书下载 > 艺术
戏曲与歌剧
  • 作 者:曾永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9573609290
  • 标注页数:456 页
  • PDF页数:4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0 ≥4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 1

自序 5

壹、闽台戏曲之传承 15

前言 15

一、清代以后福建戏曲概况 18

二、清代以后台湾戏曲概况 46

三、闽台戏曲传承的关系 58

馀言 76

贰、再探戏文和传奇的分野及其质变过程 79

前言 79

一、从文献考察「戏文」和「传奇」的名义 84

二、对学者诸说的商榷 95

三、钱、王、孙三氏之说与笔者的三化说 107

四、从关目、脚色、套式看戏文的质变历程 115

结论 129

参、《长生殿》眉批之探讨 135

前言 135

一、眉批出诸吴舒凫、徐灵昭 140

二、吴舒凫「论文」的要点 144

三、徐灵昭「乐句」?证 163

结论 186

肆、从戏曲论说「中国现代歌剧」 189

绪言 189

一、语言旋律与音乐旋律的融合 201

二、歌舞乐合一的适然性 206

三、脚色运用的可行方法 210

四、主题思想的发人深省与情节布置的引人入胜 214

五、排场处理与舞台装置的相得益彰 219

结论 223

伍、戏曲在台湾五十年来之研究成果 229

前言 229

一、戏曲研究在大学的概况 230

二、戏曲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235

三、戏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241

四、其他重要研究成果 246

五、台湾本土戏曲之研究成果 255

结语 265

陆、「连厢」小考 267

前言 267

一、毛西河连厢说 267

二、毛西河的《卖嫁》连厢 272

三、清代以来的「连厢」 277

四、今之所见的「连厢」 281

结语 289

柒、再说「拗折天下人嗓子」 291

导论 291

一、不合声调律 295

二、不合协韵律 302

三、加襯不得其法 312

四、宫调舛错、曲牌讹乱、联套失序 326

五、难于用崑山腔演唱 343

六、对周氏、程氏观点的商榷 355

结论 364

捌、先秦至唐代「戏剧」与「戏曲小戏」剧目考述 373

前言 373

一、先秦的戏剧和戏曲小戏剧目 380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戏剧和戏曲小戏剧目 392

三、唐代的戏剧和戏曲小戏剧目 417

结论 453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