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明代文人结社与文学流派研究
  • 作 者:何宗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54046
  • 标注页数:369 页
  • PDF页数:38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2 ≥3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高启与北郭诗社研究 1

第一章 高启诗文集辨证 1

一、诗集辨证 3

二、文集辨证 15

三、几点小结 20

第二章 高启四辨 25

一、地位:“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26

二、创作:怎一个“似”字了得 35

三、渊源:“一变元风”,还是“沿袭元体” 41

四、遭际:英年“殒折”,是否“天限” 47

第三章 北郭诗社考辨 54

一、北郭诗社结社的最初材料依据 54

二、“十才子”二说不可混为一谈 56

三、“北郭十友”歧说出于多因 59

四、“十友”不等同于“十才子” 60

五、从两篇序文看北郭诗社的结社时间 62

六、入明后北郭诗社的社集 64

七、诗社成员与张士诚集团的关系及其悲剧命运 68

八、元末明初三大诗人群体之比较 71

第二编 台阁体与茶陵派研究 81

第一章 “台阁体”命名的还原研究 81

一、“台阁体”概念的现有学术基础 81

二、史料延伸引出的问题 83

三、“文有两等说”催生“台阁体” 85

四、彼此消涨中的观念嬗变 89

五、重建基础上的“台阁体”新知 93

六、文学史研究的修正与启发 97

第二章 台阁体审美范畴释论 102

一、“舂容”论 102

二、“肤廓”论 112

三、“啴缓”论 121

第三章 茶陵派非“派”试论 135

一、“茶陵派”命名由来 135

二、从徐泰到钱谦益 138

三、“深推西涯”的嘉定文人集团 142

四、以李东阳为轴心的“钱氏明诗史” 147

五、长期遮蔽的“无与宗派”说 154

六、旁证与疑案 159

第三编 李贽与公安派研究 169

第一章 李贽与“侠”略论 169

一、问题的提出 169

二、晚明狂禅派与“侠” 172

三、李贽论“侠” 174

四、“侠”与李贽的思想个性 179

五、“侠”与李贽的文风及其文学思想 184

第二章 欧阳修对袁宏道及公安派影响考论 190

一、《袁宏道集》论欧作品及作年考订 190

二、袁宏道“崇欧”及相关问题浅析 200

第三章 袁宏道诗文系年刍议 205

一、问题的梳理 205

二、现象的归纳 209

三、误说的分析 212

四、影响的楬橥 217

第四编 复社研究 225

第一章 复社的思想和学术 225

一、思想史、学术史视野中的复社 225

二、复社的思想宗旨 228

三、复社的政治思想 230

四、复社的学术思想 238

第二章 复社的文学思想 248

一、渊源论:绍绪七子,宗法汉唐 249

二、宗旨论:祖述六经,力返风雅 255

三、创作论:性情、学问与世运 261

四、异同论:地域、流派与文学观 269

第五编 其他研究 281

第一章 李开先与章丘词社考论 281

一、“太庙灾”与结社缘起 281

二、词社成员、规模及外界交往圈 284

三、词社性质与活动特点 290

四、文学思想及其演变 294

五、文学意义与影响 300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归有光与“嘉定四先生”——兼及四种别集提要补正 304

一、在“明季”批评语境下 305

二、与《明史》相比较 309

三、《总目》的借鉴与取舍 312

四、几点补正 316

第三章 明代文人结社现象批判之辨析 323

一、“前明锢习”的清理 323

二、批判的扩大化 328

三、殊途同归的另一种批判 333

四、余响与应持的态度 335

第四章 “明文多贬词”现象辨 342

一、自来论明文者多贬词 342

二、褒扬者的目光 346

三、褒贬不一之根源 349

四、清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353

五、正确明文观的建立 362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