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
  • 作 者:李士懋,田淑霄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7958
  • 标注页数:106 页
  • PDF页数:1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16 ≥1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何谓辨证论治 1

一、何谓辨证 1

(一)何谓辨 1

1.为什么辨 2

2.怎么辨 3

3.辨的依据 4

4.辨的目的 6

(二)何谓证 7

1.定性 7

2.定位 7

3.定量 7

4.定势 8

二、何谓论治 8

(一)治则 8

1.治病必求其本 9

2.扶正与祛邪 9

3.调整阴阳 10

4.调整脏腑 10

5.调整气血 10

(二)治法 10

(三)处方 11

(四)用药 11

(五)将息法 11

第二章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13

一、中医的科学定位——实践医学 13

二、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16

三、中医的出路何在 19

(一)正本澄源 19

(二)中医要走自己的路 19

(三)要制定配套的相关政策、方法 20

(四)多元化发展 21

四、发皇古义创新说 22

五、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22

(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22

(二)加强基础教育 23

(三)中医教材问题 23

(四)加强临床实践 23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3

第三章 关于辨证论治中一些问题的商榷 25

一、关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体会 25

(一)辨西医的病 25

(二)辨中医的病 26

(三)中西医双重诊断 27

二、以理论推断代替具体的辨证是不可取的 27

三、关于体质学说 27

四、关于五运六气及三宜学说 28

五、关于偏方、秘方、祖传方、经验方 28

六、关于辨证论治的套路 29

七、关于方证(症)相应 29

(一)方症相应 30

(二)方证相应 30

八、关于抓主症 31

九、关于据舌辨证 31

十、关于切腹辨证 32

十一、其他辨证方法 33

第四章 吾对辨证论治的理解与运用 34

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34

二、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35

(一)中医经典中脉诊的价值 35

(二)我对脉诊的一些见解 37

1.以脉诊为中心辨证临床效果确切 37

2.脉诊的重要性 38

3.脉的从舍 40

4.脉诊纲要 41

5.脉诊原理 42

6.脉象的动态变化 43

7.脏腑分布 43

8.脉象的删繁就简 44

9.脉象要素分解 45

10.脉诊的注意事项 46

三、胸有全局 47

(一)一堂影响我终生的课 47

(二)胸有全局的思辨方法 48

四、遇病首分虚实 49

(一)几种辨证方法概览 49

1.八纲辨证 49

2.脏腑辨证 50

3.经络辨证 50

4.六经辨证 50

5.病因辨证 50

6.卫气营血辨证 50

7.正局与变局 50

(二)虚实为纲 51

1.为什么以虚实为纲 51

2.如何分虚实 51

3.虚实之辨首重于脉沉取之有力无力 52

五、动态地辨证论治 52

六、崇尚经方 53

附:寒凝所致冠心病心绞痛的经方治疗举例 54

第五章 辨证论治临床运用举隅 58

一、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案例举隅 58

例一:阴竭阳越(急性心梗,并心源性休克) 58

例二:亡阳(中毒性消化不良) 60

例三:大气下陷 60

例四:真寒假热(肺癌) 61

例五:真寒假热 62

例六:真热假寒 63

例七:寒热错杂(围绝经期综合征) 64

例八:嗜睡 64

例九:阳虚误汗 65

例十:阳明腑实 66

二、据脉象动态辨证论治案例举隅 66

例一:郁热内扰,证凡三变 66

例二:阳盛阴虚 67

例三:寒凝血瘀,郁热内伏 68

例四:寒湿痹阻,郁热于内 70

例五:心阳馁弱,饮邪上干 71

例六:肝阳馁弱 71

例七:心阳不振 73

例八:寒凝血瘀 74

例九:邪伏募原 75

例十:虚风内旋 77

三、胸有全局案例举隅 78

例一:痰热阻肺,迫血妄行 78

例二:水热互结 79

例三:寒痹心脉 80

例四:寒痹胸阳 82

例五:肝肾阴虚,阳亢化风 82

例六:阳虚饮凌 83

例七:痰热痹阻 84

例八:痰热生风 85

例九:肾阴虚,相火动 85

例十:阳气虚衰,精血不足 86

四、舌证不符的医案举隅 87

例一:阳虚血凝 88

例二:热入血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89

例三:懈怠(肝体不足) 90

例四:咽痛(阴寒内盛) 90

例五:热郁胸膈转痰阻阳痹 91

例六:痰热内蕴 91

例七:阳虚阴盛 92

例八:湿热熏蒸 93

例九:再生障碍性贫血 93

例十: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93

五、对跟师学习人员病历的批改 94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