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广州通史 当代卷 上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广州通史  当代卷  上
  • 作 者:卢荻本卷主编;杨万秀主编;钟卓安,汪叔子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1069433
  • 标注页数:434 页
  • PDF页数:48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6 ≥4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1

第一节 建国初期广州的主要工作 2

一、全面接管 2

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8

三、整顿社会治安 14

四、整顿市容卫生 19

五、打击金融投机和稳定物价 21

六、统一财政经济 27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巩固 31

一、市郊的土地改革运动 31

二、抗美援朝 41

三、镇压反革命 45

四、民主改革 51

五、“三反”和“五反”运动 56

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64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6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70

一、建立国营经济与调整工商业 70

二、恢复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78

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胜利完成 84

第二节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的起步 8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86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88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在广州的建立 95

一、全市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 95

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96

三、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 108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党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111

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11

二、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113

三、党政隶属关系的重大改变 114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17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7

一、土改后的农村情况,建立互助组 117

二、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22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8

一、改造前的手工业状况 128

二、手工业改造的进程 130

三、手工业改造的失误和整社改组 13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9

一、改造前的工商业概况 139

二、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 140

三、有计划地引导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143

四、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掀起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14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端 1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158

一、建设蓝图 158

二、先进生产者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的全面展开 163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广州的社会主义建设 168

四、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174

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77

六、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创立 1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折 187

一、整风和反右派运动 187

二、第二次反“地方主义” 194

三、“大跃进”运动 200

四、城乡人民公社化运动 218

五、反“右倾”和继续“大跃进” 225

第五章 调整国民经济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33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34

一、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234

二、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243

三、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 268

四、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 2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82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282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面铺开 286

第六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293

第一节 广州社会的发展 293

一、行政区划与城市建设 293

二、交通与通讯 308

三、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 315

四、战备与民兵工作 323

五、侨务工作 326

六、人口与计划生育 328

七、社会生活与社会风气 331

第二节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339

一、文学艺术 339

二、文化事业 351

三、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361

四、教育事业格局的初步形成 368

五、科技领域的成就 378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38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广州的展开 386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86

二、红卫兵运动 390

三、“三支两军” 396

四、“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401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和“斗批改” 412

一、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412

二、“斗、批、改”的全面铺开 41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