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华眼针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中华眼针
  • 作 者:田维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205160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2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眼针发展史 1

第二章 观眼诊病 13

第一节 观眼诊病与生物全息论 13

第二节 白睛诊法的确立 15

第三节 观眼诊病的特点及局限性 18

一、观眼诊病的特点 18

二、观眼诊病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20

第四节 观眼诊病的理论依据 22

一、眼睛与经络的关系 22

二、眼睛与脏腑的关系 31

三、眼睛与气、血、精、津液、神的关系 42

四、观眼诊病与五轮八廓学说 46

五、现代医学对目诊理论的认识 54

第五节 眼的解剖与生理 57

一、眼球 58

二、视神经、视路 66

三、眼附属器 68

四、眼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72

五、中医对眼解剖生理的认识 75

第六节 观眼诊病的规律 78

一、观眼诊病的定位规律 79

二、观眼诊病的定性规律 91

三、脏腑病在白睛上的表现规律 94

第三章 眼针疗法 102

第一节 眼针的特点 102

一、用针小 102

二、取穴少 103

三、针刺浅 103

四、手法轻 103

五、操作简 104

六、见效快 104

第二节 眼区的穴位 104

第三节 眼针的取穴原则 128

一、循经取穴 128

二、脏腑取穴 128

三、三焦取穴 129

四、观眼取穴 131

第四节 眼针的针刺方法 132

第五节 眼针的治疗作用 136

一、调和阴阳 136

二、扶正祛邪 136

三、止痛消肿 137

四、安神定志 138

五、理气和血 139

六、通经活络 139

七、治未病 140

第六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41

一、留针问题 141

二、起针问题 141

三、出血问题 142

四、针具问题 143

五、手法问题 143

六、补泻问题 144

第四章 常见病的眼针治疗 145

一、感冒 145

二、咳嗽 148

三、哮病 153

四、喘病 158

五、悬饮 163

六、胸痹心痛 165

七、心悸 170

八、不寐 176

九、中风 181

十、眩晕 188

十一、头风 193

十二、郁病 198

十三、癫病 202

十四、狂病 205

十五、痫病 208

十六、胃脘痛 213

十七、腹痛 218

十八、呃逆 223

十九、噎膈 228

二十、呕吐 231

二十一、泄泻 236

二十二、便秘 241

二十三、痢疾 245

二十四、消渴 250

二十五、热淋 254

二十六、石淋 257

二十七、癃闭 259

二十八、乳糜尿 263

二十九、遗精 265

三十、阳痿 270

三十一、水肿 273

三十二、腰痛 278

三十三、胁痛 281

三十四、黄疸 285

三十五、水鼓 289

三十六、吐血 293

三十七、咯血 297

三十八、痿病 301

三十九、风湿痹 306

四十、面瘫 310

四十一、面痛 313

四十二、高热 315

四十三、痉证 318

四十四、厥证 321

四十五、脱证 325

四十六、痛经 326

四十七、闭经 331

四十八、崩漏 336

四十九、带下病 340

五十、妊娠恶阻 344

附录络的形、色改变彩图一 34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