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彭秀良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3477827
- 标注页数:304 页
- PDF页数:3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6 ≥3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引进 1
第一节 社会工作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 1
第二节 社会工作来到中国——步济时和北京社会实进会 5
第三节 最早实现社会工作建制化的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 11
第四节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北京香山慈幼院 25
第五节 中西合璧的华洋义赈会 31
第六节 中国早期社会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 39
第七节 近代中国社会工作产生的两大源流 43
第二章 社区工作的启动和实验 49
第一节 城市社区工作的雏形 49
一、沪东公社 49
二、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 54
三、浦东劳工新村 59
四、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区” 63
第二节 农村社区工作的发端和拓展 67
一、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 67
二、梁漱溟的邹平实验 90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 99
四、陶行知的晓庄学校 103
五、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 107
六、金陵大学的乌江实验 111
七、燕京大学的清河实验 115
第三章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121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1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个案(一):燕京大学 135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个案(二):金陵大学 139
第四节 介绍几位有名的教育家 144
第四章 民国社会行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51
第一节 民国前期社会行政体制的演变 151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社会行政体制 155
一、社会部 156
二、振济委员会 161
三、中国红十字会 166
四、中华慈幼协会 174
五、战时儿童保育会 177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立法 182
一、社会救济立法 183
二、社会保险立法 194
三、社会福利立法 202
四、社会优抚立法 208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工作 215
第一节 战时的社会救济 215
一、难民救济 215
二、难童救济 219
三、学生救济 224
第二节 战时的军人服务 231
一、基督教青年会的军人服务 231
二、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的军人服务 237
三、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的荣军职业运动 244
第三节 大后方的社会工作 248
一、城市社区工作的脉动 248
二、农村社区工作的延续 253
三、边疆社会工作的探索 259
第四节1945~1947年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 265
余论:接续断裂的历史链条 270
附录 274
主要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