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士贤著
- 出 版 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866543470
- 标注页数:427 页
- PDF页数:43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9 ≥4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次 1
第一章 绪论 7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7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4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21
第四节 文本架构 23
第二章 释教概说 25
第一节「释教」释名及其渊源 25
(一)释名 25
(二)渊源 29
第二节 台湾的释教 41
(一)历史 41
(二)分布 43
(三)传承 45
(四)组织 46
第三节 台湾闽南释教系统之派别 48
(一)北部派 49
(二)宜兰派 52
(三)中部派 55
(四)西螺派 56
(五)嘉义派 58
(六)永定派 60
第四节 释教法事种类 63
第三章 台湾释教丧葬拔渡法事 69
第一节 台湾丧葬拔渡法事概说 69
(一)举行时机和目的 69
(二)主持者 75
第二节 台湾释教丧葬拔渡法事介绍 86
(一)法事规模 86
(二)参与人员、乐器、服装 97
(三)坛场布置 101
第四章 台湾闽南释教系统丧葬拔渡法事科仪(上) 111
第一节 固定科仪(上) 112
(一)起鼓 112
(二)发表 113
(三)发关 115
(四)请佛 117
(五)引魂 119
(六)沐浴 121
(七)顶礼 121
(八)安位 122
(九)开路关 122
(十)开五方 124
(十一)献供 124
第二节 固定科仪(下) 128
(十二)请经 129
(十三)走赦 133
(十四)秉烛 137
(十五)开光 139
(十六)解结 140
(十七)还库 141
(十八)竖旛 146
(十九)演净 148
(二十)谢坛 149
第五章 台湾闽南释教系统丧葬拔渡法事科仪(下) 151
第一节 不固定科仪(上) 151
(一)造灵 151
(二)转西方 153
(三)安灶 155
(四)安监斋 156
(五)安地基主 157
(六)大士开光 158
(七)安孤魂 159
(八)勘合 159
(九)荐祖 161
(十)同安荐祖 162
第二节 不固定科仪(下) 163
(十一)灵偈 163
(十二)七献 164
(十三)小献供 165
(十四)入厝 165
(十五)教娴 167
(十六)弄铙 168
(十七)闹坛 171
(十八)扮仙 172
(十九)筵香 175
(二十)普渡 176
(二十一)牵水? 179
(二十二)求饭 180
第三节 拜诵经忏 181
(一)弥陀经 183
(二)金刚经 184
(三)普门品 185
(四)十王忏 185
(五)金刚忏 186
(六)水忏 187
(七)药忏 188
(八)梁皇宝忏 190
(九)金刚对卷 192
第六章 打枉死城、打血盆、斩畜、挑经、过桥、金桥、弄观音之意义及其演法过程 193
第一节 科仪意义 193
(一)打枉死城 193
(二)打血盆 196
(三)斩畜 199
(四)挑经 201
(五)过桥 203
(六)金桥 205
(七)弄观音 207
第二节 演法过程 209
(一)打枉死城、打血盆 209
(二)斩畜 218
(三)挑经 219
(四)过桥 224
(五)金桥 226
(六)弄观音 231
第七章 释教丧葬拔渡法事科仪中民间文学之仪式意义 235
第一节 拔渡 238
(一)救赎 240
(二)过渡 256
第二节 祈福 260
第八章 释教丧葬拔渡法事科仪中民间文学之教化意义 279
第一节 伦理道德—孝道 283
第二节 伦理道德—悌道与善行 309
第九章 释教丧葬拔渡法事科仪中民间文学之娱乐意义 321
第一节 滑稽的鬼神 324
第二节 诙谐的对话 338
(一)制造荒谬情境 338
(二)运用谐音联想 345
(三)荤笑话 356
第十章 结论 369
第一节 回顾 369
(一)台湾释教与丧葬拔渡法事 369
(一)台湾释教丧葬拔渡法事中「民间文学」之意义 373
第二节 自勉再接再厉 376
附录一:实地田野调查之场次、科仪记录 378
附录二:释教丧葬拔渡法事之相关图片 400
参考书目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