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秦志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1449705
- 标注页数:295 页
- PDF页数:31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7 ≥2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研究目的和范围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0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11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基本解释 13
第一节 对暴力的一般理解 13
第二节 暴力范畴的拓展 14
第三节 家庭暴力内涵的中美法比较 17
一、中国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法律规定 17
二、美国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法律规定 18
三、分析与思考 23
第二章 反家庭暴力的人权基础 32
第一节 从一般人权到妇女人权 32
一、人权的界定 32
二、一般人权 36
三、妇女人权的提出 38
第二节 作为妇女人权问题的家庭暴力 41
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划分:传统法律漠视家庭暴力的源头 41
二、联合国确认家庭暴力首先是侵犯妇女人权的行为 48
第三章 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及其解构 52
第一节 性别:人权研究的一个有效分析范畴 53
一、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53
二、社会性别在法学研究中的作用 57
第二节 婚姻关系中的性别权力 60
一、婚姻的契约属性 60
二、婚姻契约中的权力关系 63
三、婚姻权力的社会性别分析 73
第三节权力与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 75
一、暴力与权力 75
二、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建构效用——对“我”与“他者”的塑造 77
第四章 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功能 84
第一节 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取向 84
一、正义的优先性 84
二、正义在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贯彻 90
第二节 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度功能 101
一、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 101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两级功能 106
第五章 规制家庭暴力民法实体法的中美比较研究 109
第一节 家庭暴力作为侵权行为的理论基础 109
一、违法性:家庭暴力构成侵权行为的法理基础 109
二、家庭暴力侵权是否成立在我国引发的争论 113
三、从否定到承认:美国法关于家庭暴力侵权理论认识的发展 118
第二节 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侵权的特殊性 127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界说及评析 127
二、笔者的进一步见解 137
第三节 家庭暴力侵权的构成要件 142
一、中国法上家庭暴力侵权的构成要件 142
二、美国法上家庭暴力侵权的构成要件 144
三、分析与思考 151
第四节 家庭暴力侵权的损害赔偿 157
一、家庭暴力侵权损害赔偿在中国 157
二、家庭暴力侵权损害赔偿在美国 161
三、分析与思考 165
第六章 处置家庭暴力民法程序法的中美比较研究 171
第一节 中国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民事司法实践——以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为考察对象 171
一、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的主要特征 172
二、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的审理程序 174
三、受害者在诉讼中面对的制度困境和现实困难 181
第二节 美国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民事司法实践——以民事保护令为考察对象 189
一、民事保护令制度概述 189
二、民事保护令的主要救济措施 197
三、民事保护令的签发程序 207
四、民事保护令的有效期、变更或撤销 215
五、违反民事保护令的法律责任 220
六、小结 223
第三节 分析与思考 233
一、关于诉讼管辖 233
二、关于诉讼证明 236
第七章 完善中国反家庭暴力民事法制之建议 239
第一节 中国反家庭暴力民事立法的理念和模式 239
一、反家庭暴力民事立法的理念 239
二、反家庭暴力民事立法的模式 242
第二节 关于我国反家庭暴力民事法制的若干建议 244
一、消除“性别暴力”的根本途径 244
二、民事救济的实体法选择 252
三、民事救济的程序法选择 259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90
附录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简介(中英文对照)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