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黄金十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轨迹
  • 作 者:唐园结,孙林主编;何兰生,徐恒杰执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9171473
  • 标注页数:406 页
  • PDF页数:42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4 ≥4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2003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1

第一节 精神 1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1

第二节 解读 5

陈锡文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5

第三节 评论 14

一、重中之重 关键要行动 14

二、城乡统筹 关键在城市带乡村 16

三、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改革 17

四、以区域布局调整促“三增” 19

五、切实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作用 20

六、基础设施 全面小康的保障 22

七、扶持农村社会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24

第二章 2004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6

第一节 精神 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6

第二节 解读 36

陈锡文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36

第三节 评论 44

一、集中力量抓好粮食生产 44

二、构筑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46

三、把增产与增收统一起来 47

四、政策要细化实化具体化 48

五、着力推进农村四项改革 49

六、科学认识农业发展新阶段 51

七、全面正确理解城乡统筹 52

八、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53

九、又一个“三农”事业发展的春天 55

第三章 2005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57

第一节 精神 57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57

二、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 69

第二节 解读 73

陈锡文解读2005年中央1号文件 73

第三节 评论 80

一、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 80

二、依据“两个趋向”制定“三农”政策 81

三、关键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82

四、扶持“三农”力度不减弱 84

五、深化改革 增强活力 85

六、“双增”须继续优化结构 86

七、像抓经济一样抓社会发展 87

八、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89

九、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 90

十、让农民过上舒心宽裕的小康生活 92

十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家园 93

十二、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95

十三、扩大农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空间 96

第四章 2006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99

第一节 精神 9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99

第二节 评论 112

一、全面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112

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114

三、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五项原则 116

四、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117

五、创新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119

六、解决好“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120

七、动员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 122

八、切实抓好生产发展首要任务 123

九、论产业强村 126

十、论科教兴村 127

十一、论生态建村 129

第五章 2007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131

第一节 精神 131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31

二、党的十七大文件涉农内容摘编 144

第二节 解读 145

陈锡文、唐仁健解读2007年中央1号文件 145

第三节 评论 147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147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49

三、务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151

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52

五、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154

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155

七、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57

八、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决策 159

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 161

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63

十一、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阶段 165

十二、维护农民权益 共建社会和谐 168

十三、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社会建设重点 170

十四、切实扩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172

第六章 2008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175

第一节 精神 175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175

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90

第二节 解读 208

陈锡文解读2008年中央1号文件 208

第三节 评论 212

一、构建强化农业基础长效机制 212

二、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214

三、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16

四、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 218

五、依法保证农民的平等权利 220

六、谋划农业农村发展战略问题 222

七、中国农业:30年突围与跨越 224

八、中国农村:30年变革与发展 229

九、中国农民:30年奋进与期待 234

第七章 2009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39

第一节 精神 2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39

第二节 解读 251

一、促进农业农民发展 保障经济持续增长——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 251

二、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曹力群 253

三、强农惠农政策的延续与创新——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255

第三节 评论 258

一、重农强农不放松 258

二、稳定农业强基础 260

三、多措并举促增收 261

四、改善民生见实效 263

五、改革创新添活力 265

六、着眼全局抓“三农” 266

第八章 2010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269

第一节 精神 26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69

第二节 解读 282

一、用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破解“三农”难题——陈锡文、唐仁健解读2010年中央1号文件 282

二、立足“三农”工作推动城乡统筹——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286

三、粮食产量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不动摇——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 290

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访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 292

第三节 评论 297

一、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 297

二、农业形势越好越不能放松懈怠 299

三、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01

四、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302

五、找准城乡改革的突破口 304

第九章 2011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306

第一节 精神 3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306

第二节 解读 315

一、抓住水利薄弱环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陈锡文解读2011年中央1号文件 315

二、针对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访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叶兴庆 320

三、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323

第三节 评论 326

一、开创“三农”新局面 326

二、大兴水利强基础 328

三、狠抓生产保供给 330

四、力促增收惠民生 332

五、着眼统筹添活力 333

六、巩固和谐促发展 335

第十章 2012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338

第一节 精神 33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338

第二节 解读 350

一、推动农业科技加快发展 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访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 350

二、陈锡文、唐仁健解读2012中央1号文件 356

第三节 评论 360

一、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 360

二、始终保持对“三农”形势的清醒认识 362

三、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规律 364

四、切实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 366

五、巩固发展农业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369

六、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标 371

七、不断提升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73

八、迎接农业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 375

九、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稳中求进总基调 385

直面城乡结构转型的历史节点(代跋) 396

后记 406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