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健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9169227
- 标注页数:306 页
- PDF页数:31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2 ≥3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3
三、分析框架和方法 13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公元前221—1912年) 17
一、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18
二、君主专制国家的乡村治理 26
三、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 39
四、传统乡村农民的行动逻辑 44
五、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 50
六、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绩效 54
第三章 近代社会的乡村治理(1912—1949年) 58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58
二、中华民国政权的地方自治 65
三、近代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 84
四、近代乡村农民的治理行动 95
五、近代乡村治理模式 100
六、近代乡村治理绩效 105
第四章 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1949—1978年) 116
一、乡村政权的建构 117
二、整体性乡村社会的形成 125
三、乡村精英的权威基础 141
四、农民的组织性依附 156
五、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模式 165
六、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绩效 170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1978—2002年) 177
一、农村社会的自主性变迁 178
二、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行为特征 187
三、村干部的多重角色 204
四、农民自我意识增强 215
五、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模式 227
六、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绩效 231
第六章 基本结论 237
一、基本结论及启示 238
二、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展望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64
附录:相关论文 278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权威基础的嬗变 278
政党下乡与乡村干部政治录用 288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