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及激光技术
  • 作 者:(美)汪正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38907
  • 标注页数:334 页
  • PDF页数:34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9 ≥33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原子多光子电离 1

1.1 引言 2

1.2 原子多光子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 3

1.2.1 历史回顾 4

1.2.2 多光子电离的基本概念 6

1.2.3 铷原子的光电离通道 8

1.2.4 线偏振光双光子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的传统测量 10

1.2.5 原子参数对光电子角分布的影响 17

1.2.6 任意偏振光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角分布理论 20

1.3 光电子成像实验 27

1.3.1 光学系统 28

1.3.2 光电子成像系统 30

1.3.3 真空系统与原子束的产生 34

1.3.4 地球磁场的影响及消除 37

1.4 铷原子双光子电离的完全测量 39

1.4.1 历史背景 39

1.4.2 数据采集及光电子角分布(电子云)影像的形成 41

1.4.3 原子光电离参数的确定 54

1.5 本章小结 73

参考文献 74

第2章 双通道光电离及量子干涉测量 77

2.1 量子干涉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回顾 78

2.2 光电子角分布的相位控制 82

2.3 实验方法 86

2.3.1 双色激光场实验装置及调整 87

2.3.2 相位延迟盒 88

2.3.3 紫外与可见光相位差的测量 89

2.3.4 实验条件与实验程序 94

2.3.5 紫外与可见光束相干匹配条件 95

2.4 量子干涉测量与奇偶宇称连续波相位差的测定 99

2.4.1同 铷原子在相互垂直偏振的双色激光场光电离过程中光电子角分布 99

2.4.2 单光子跃迁矩之比R1/2/R3/2的测定 103

2.4.3 P波和d波相位差的测定 103

2.4.4 铷原子在相互平行偏振的双色激光场光电离过程中光电子角分布 105

2.5 本章小结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3章 激光光谱学的几个专题 112

3.1 用于激光光谱研究的一种高温炉 112

3.1.1 引言 113

3.1.2 实验方法 113

3.1.3 铥的超精细分裂研究 118

3.2 高分辨激光光谱在监测汽相金属中的应用 122

3.2.1 引言 122

3.2.2 原子束装置 123

3.2.3 原子的荧光激发谱 126

3.2.4 激光原子吸收光谱 128

3.2.5 钐、钆、铥、钇的饱和吸收光谱 132

3.3 分子的红外多光子光热吸收测量 141

3.3.1 实验方法 142

3.3.2 CF3CDCF2分子多光子吸收峰的分裂与红移 144

3.4 紫外共振拉曼光谱 146

3.4.1 基本概念及历史背景 146

3.4.2 在217~400nm区间连续可调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 147

3.4.3 几种溶液的共振拉曼谱 151

3.5 无多普勒展宽高分辨激光光谱 152

3.5.1 光谱线的自然宽度 153

3.5.2 光谱线的多普勒展宽 154

3.5.3 饱和吸收光谱 161

3.5.4 偏振光谱 162

3.5.5 双光子吸收光谱 167

参考文献 171

第4章 分子的红外多光子离解 174

4.1 电子激发态C2自由基 175

4.1.1 电子激发态C2自由基的形成 175

4.1.2 C?d3Пg态的形成机制 177

4.2 多光子离解过程中分子内的V-V能量转移 179

4.2.1 氟里昂113分子内的V-V能量转移 179

4.2.2 氟里昂123分子内的V-V能量转移 185

4.3 激光化学合成CI4晶体 190

4.4 在强红外激光场中分子的非统计离解行为 192

4.4.1 实验方法 192

4.4.2 产物的质谱分析 193

4.5 激光分离13C同位素 194

4.5.1 实验方法 195

4.5.2 13C同位素浓缩系数和产率 195

参考文献 197

第5章 光学与激光技术 199

5.1 脉冲激光测距仪 199

5.1.1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 200

5.1.2 激光无标尺地形仪 202

5.1.3 光学系统 205

5.1.4 三光轴调整 207

5.1.5 测距精度分析 208

5.2 脉冲激光全息术 213

5.2.1 全息摄影的基本原理 213

5.2.2 全息干涉计量术 216

5.2.3 风洞流场全息干涉测量 218

5.2.4 流场的有限条纹与无限条纹干涉图 223

5.3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225

5.3.1 干涉环的形成与自由光谱区 225

5.3.2 艾里函数与条纹精细度 227

5.3.3 干涉仪平板间距的确定 229

5.3.4 光波长及光谱线宽测量 234

5.3.5 双标准具选模 239

5.4 拉曼-奈斯驻波声光调制器 243

5.4.1 零级光束调制度的计算与测量 244

5.4.2 匹配网络的优化 248

5.4.3 等效阻抗的分析 252

5.5 光场偏振态的描述及操控 256

5.5.1 偏振态的描述 256

5.5.2 波片与菲涅耳棱镜 260

5.5.3 偏振态的控制 263

参考文献 264

第6章 非接触光学层析成像 266

6.1 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267

6.1.1 系统设计 268

6.1.2 系统性能评估 272

6.1.3 光学漫射层析成像 281

6.1.4 光学荧光层析成像 285

6.2 大数据组光学漫射层析成像影像重构方法的实验验证 288

6.3 大数据组荧光光学层析成像 294

参考文献 300

附录 301

A 通过偏振器产生的椭圆偏振光强度表达式Pt=P0(|ε1|2sin2?′+|ε3|2cos2?′)的推导 301

B 椭圆偏振光椭率参数|ε1|和|ε3|的确定 304

C s-,P-和d-分波间库仑相位差的推导 309

D 量子亏损相位差的推导 312

E CO2激光分子能级图与输出光谱线 314

F 拉曼-奈斯声光调制器M0-η0理论曲线的绘制说明 320

G AJG75-1型激光无标尺地形仪测图报告及其在黄山索道工程中的应用 322

主要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 32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