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抗无线电干扰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抗无线电干扰
  • 作 者:M.B马柯西莫夫著;梁百川 郑同良译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 录 1

序言 1

第一章天然无线电干扰 4

1.1有源无线电干扰 4

1. 无线电接收机的内部噪声 4

2. 天线系统的噪声 8

3. 大气干扰 9

4.工业干扰 11

1.2无源无线电干扰 11

1.地面杂乱反射 11

2. 气象形成的干扰 18

3. 水面反射 19

第二章人为无线电干扰 21

2.1有源遮盖性干扰 21

1.连续波噪声干扰的特性 21

2. 连续波噪声干扰的样式 24

3. 杂乱脉冲干扰的特性 29

4. 确定性脉冲无线电信号列的特性 32

2.2有源模拟干扰 32

1. 概述 32

2. 对工作在搜索状态脉冲雷达的模拟干扰 32

3. 对工作在自动跟踪状态雷达的模拟干扰 33

4. 对方向自动跟踪系统的模拟干扰 33

5. 对距离自动跟踪系统的干扰 42

6. 对速度自动跟踪系统的干扰 43

2.3无源遮盖性干扰 43

1.有效散射面积 43

2. 偶极子反射器的波段特性 44

3. 偶极子反射器云的扩散 45

4. 偶极子云反射信号的频谱 46

5. 偶极子反射器带 47

2.4无源模拟干扰 50

第三章无线电电子设备的相互干扰及其电磁兼容性 52

3.1关于相互干扰和电磁兼容性的概述 52

3.2 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性的参数 53

3.3无线电电子设备的非主要辐射 54

1.基频的谐波辐射 54

2.基频的分谐波辐射 55

3. 寄生辐射 55

4. 组合辐射 56

5. 间断调制辐射 56

6. 带外辐射 57

3.4接收机本振的辐射 57

3.5非主要接收通道 58

3.6工业干扰 59

1. 点火系统的干扰 59

2. 电力传输线干扰 59

3. 弧光焊接装置的干扰 60

第四章抗无线电干扰方法的一般特性 61

4.1无线电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及其研究方法 61

1.抗干扰性的数量鉴定 61

2.抗干扰性的研究方法 62

4.2提高隐蔽性的方法 68

4.3提高抗干扰性的方法 70

1. 概述 70

2. 防止无线电接收机过载 70

3. 无线电干扰的补偿 71

4. 一次选择 72

5. 二次选择 75

6. 功能选择 76

7. 自适应、信息综合利用,无线电干扰的利用 76

4.4信号的最佳处理 77

1. 概述 77

2. 信号检测 78

3. 过滤 90

第五章抗接收机过载和无线电干扰的补偿 100

5.1抗接收机过载 100

1.对数放大器 101

2.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主要动态性能。低电平起伏干扰的作用。 106

3. 脉冲干扰对具有自动增益控制接收机的作用 110

4. 抗接收机瞬时过载和灵敏度瞬时损失的一些方法 114

5.2利用辅助接收机补偿干扰 117

1. 概述 117

2. 振幅干扰补偿法 117

3. 相干干扰补偿法 120

5.3跨周期干扰补偿法 129

1. 跨周期补偿由固定目标反射雷达信号引起的干扰 129

2. 对人为遮盖性无源干扰的跨周期补偿 137

1. 双平衡变频器电路和干扰的补偿原理 139

5.4采用双平衡变频器的干扰补偿 139

2. 当雷达中采用双频率调制的连续波探测信号时,噪声干扰对单平衡变频器和双 142

平衡变频器的影响 142

第六章空间、极化、频率和相位选择 152

6.1 空间选择和用形成一定形状方向图的方法抑制干扰 152

1. 天线孔径中电磁场振幅和相位分布的选择 152

2. 采用对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的天线 153

1. 基本定义 154

6.2极化选择 154

2. 椭园极化的参数 155

3.极化选择器 156

4. 接收极化系数 158

6.3改变无线电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 162

1. 改变载波频率的效果 162

2. 改变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效果 166

6.4采用多频率辐射时的无线电接收 169

1. 应用频率稳频系统和自动频率跟踪系统 173

6.5应用频率和相位选择的系统 173

2. 应用相位和频率的自动频率和相位跟踪系统 179

3. 采用跟踪式接收提高接收调频信号的抗干扰性 182

4. 利用自动频率跟踪系统的频率选择 184

第七章时间选择和幅度选择 186

7.1脉冲信号的时间选择 186

1. 按照时间位置的脉冲选择 186

2. 按照重复频率的脉冲选择 189

3. 按照宽度的脉冲选择 190

7.2幅度选择 192

1. 下限幅时信号的选择 192

2.按照电平的脉冲选择 192

3.积累 193

4.角度选通 197

8.1功能选择 205

第八章功能、结构和组合选择 205

8.2结构选择 208

1.无反馈的结构选择 208

2.具有反馈的结构选择 212

8.3振幅—频率选择 214

8.4信号的空间—时间处理 225

1.概述 225

2.无线电信号的全息照相处理 230

3.合成孔径雷达 238

4.视频系统的空间过滤 242

第九章综合坐标测量仪 246

9.1综合测量仪的构成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246

9.2具有独立测量仪的综合系统 250

9.3具有校正的无线电技术测量仪跟踪系统 261

9.4具有相互校正的测量仪综合导航系统 268

文献目录 27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