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当代军旅诗歌论
  • 作 者:洪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0041754
  • 标注页数:237 页
  • PDF页数:24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6 ≥2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上篇 总论篇 13

第一章 当代军旅诗歌:双重权力的“文本” 13

第一节 话语主体:“超我”的被强化 14

一、“超我”被强化的发生 14

二、“超我”被强化的影响 21

第二节 话语体式:难以实现的“狂欢” 27

一、话语体式的三个要素 28

二、话语体式的保守性与先锋性 42

第二章 当代军旅诗歌的生存态势 49

第一节 当代军旅诗歌的发端与繁荣 49

一、单一性政治文化的开启 51

二、两个“合法性”的确立 54

三、预设期待效果的产生 58

第二节 当代军旅诗歌的转折与深化 60

一、从“广场”走向“岗位” 61

二、两个范畴的拓展 64

第三节 当代军旅诗歌的落寞与坚守 68

一、日益边缘化的境况 69

二、写作传承的努力 71

第三章 当代军旅诗歌的话语转型 73

第一节 从“民族/国家”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73

一、“民族独立”的国家想象 73

二、现代民族国家心理历程的呈现 76

第二节 从“阶级”话语转回“民族/国家”话语 81

一、分水岭的出现 81

二、“民族/国家”的重新想象 90

第四章 当代军旅诗歌英雄主义写作的嬗变 93

第一节 英雄的神化与隐喻 93

一、“英雄”内涵的演变 94

二、英雄的神化 97

三、英雄的隐喻 102

四、被遮蔽的英雄形象 104

第二节 英雄的多元化探索 108

一、在还原中完成的颂扬 108

二、在追忆中完成的思考 120

第三节 英雄的历史怀想 123

一、革命历史的再次想象 126

二、悠久历史的呼唤 131

第五章 当代军旅诗歌崇高美的形态 134

第一节 被过滤的崇高美 134

第二节 崇高美的崭新呈现 136

一、崇高美的崭新特质 137

二、在悲剧中呈现的崇高 142

第六章 当代军旅诗歌的文体演进 146

第一节 单一性艺术模式的形成 146

一、现代军旅诗歌的多元探索 146

二、从“多元”走向“单一” 151

三、不可忽略的诗艺价值 153

第二节 军旅“大诗”的气质突围 157

一、军旅诗歌天性的解放 158

二、军旅“大诗”的立体效果 160

第三节 军旅“先锋”诗的文本突围 165

一、层层剥离的结构方式 166

二、内化性的语言探索 169

下篇 个论篇 177

第七章 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界碑:李瑛军旅诗歌论 177

一、充满意义的起点 178

二、“李瑛模式”的艺术特质 184

三、告别优美的努力 191

第八章 从生命高原上旋起的将军之风:朱增泉军旅诗歌论 194

一、血光里升腾的超越与辉煌 195

二、穿越现实的硝烟与迷雾 198

三、充满热度的写作 200

第九章 穿越火焰之门的生命图景:刘立云军旅诗歌论 204

一、生命的三重体验 205

二、远离晦涩的技艺 210

第十章 铁琵琶弹奏的惊雷之音:王久辛军旅诗歌论 216

一、以“在场”的激情诠释历史 217

二、声音与色彩的立体营建 220

结语 224

参考文献 228

后记 23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