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原理
  • 作 者:柯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7057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0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环境与资源问题、环境法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 12

第一节 当代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13

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13

二 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与资源风险问题 16

三 环境与资源问题对中国的挑战 19

第二节 环境法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 21

一 环境法的问题立场 21

二 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学科视角 24

三 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事实、规范与价值之间 28

四 环境法的实践指向 32

第三节 实例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难题的破解 39

一 生态环境损害的现实问题及其法律赔偿难题 39

二 破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难题的价值判断与法律进路 43

三 破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难题的立法选择与司法举措 50

第二章 生态实践理性的缘起 55

第一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生态科学理性基础 55

一 生态学的科学认知 55

二 生态科学理性兴起的时代脉络 59

三 生态科学理性的启示 62

第二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生态伦理道德追求 66

一 生态伦理道德的意识觉醒 66

二 生态伦理道德的价值重建 70

第三章 生态实践理性的性质及其环境法意蕴 77

第一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性质 78

一 生态科学理性从“是”到“应当”的转化 78

二 生态实践理性的应然性特征 82

三 生态实践理性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比较分析 88

第二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环境法意蕴 91

一 生态实践理性的环境法践行 91

二 生态实践理性的环境法功能 97

第四章 生态实践理性的理路及其环境法进路 102

第一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理路 102

一 经济理性的思维误区 102

二 生态实践理性的规范与价值理路 105

第二节 生态实践理性与环境法的理性精神 109

一 环境法的生态规定性 109

二 环境法的自然法意蕴 113

三 环境法的生态科学理性精神 116

四 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思维方式 118

第三节 生态实践理性与环境法的价值追求 121

一 生态实践理性的价值含义 121

二 生态伦理道德与环境法的互动 123

三 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价值追求 129

四 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价值辨析 133

第五章 生态实践理性的社会建构 139

第一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社会建构维度 140

一 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公共治理 140

二 生态实践理性的社会建构观 145

三 生态实践理性社会建构的基本价值问题 148

四“生态善”的社会共识及其达成 153

第二节 生态实践理性的社会建构原则 156

一 生态实践理性社会建构的法治含义 156

二 生态实践理性社会建构的公众参与原则 159

三 生态实践理性社会建构的程序正义原则 167

四 生态实践理性社会建构的社会权利保障原则 172

第六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的理性重构 182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183

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的系统性 183

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的开放性 191

第二节 传统部门法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回应 196

一 宪法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回应 196

二 行政法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回应 198

三 民法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回应 198

四 其他法律部门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回应 199

第三节 环境法的部门化及其体系结构检视 200

一 环境法的部门化 200

二 环境法体系结构的检视 205

第四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的跨部门法沟通与协同 210

一 广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秩序 210

二 跨部门法沟通与协同机制的建立 212

三 跨部门法沟通与协同的现实议题 214

第五节 实例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跨部门法视域与机制协同 218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难题的跨部门法视域 218

二 民法与环境法的机制协同 225

主要参考文献 236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