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朱伟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3931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1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上编 3
关羽形象悲剧美初探 3
从诸葛亮的形象看罗贯中的审美理想 10
《三国演义》“天命观”的文化心理透视 17
英雄史诗与史诗英雄——关羽形象漫议 23
《三国志通俗演义》叙述视角简论 28
《三国志通俗演义》叙事结构简论 38
历史意识与史传传统——《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历史文化心理背景 47
李逵模式与《水浒传》的文化精神 54
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62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略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及其叛逆 72
主题的严肃与结构的独特——《儒林外史》解读 80
中编 87
孔尚任的传奇理论初探 87
孔尚任史剧理论简论 95
孔尚任戏剧结构理论初探 106
两种不同的理论品格及其意义——李渔与孔尚任戏剧理论之比较 116
李渔的“科诨”喜剧理论 124
“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130
《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 138
《西厢记》与明清戏曲观念的嬗变 147
中国古典戏曲的分类与悲、喜剧观念的介入 159
中国古典喜剧的价值与意义 173
宋金杂剧与中国古典喜剧的初始形态及特征 185
元代审美风尚与喜剧创作的兴盛——试论元代喜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199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209
关公戏与三国文化的传播 217
案头与场上——试论张凤翼剧作的传播流布 228
汉剧与中国戏剧史的雅俗之变 242
《牡丹亭》文本阅读与接受的特点及意义 252
下编 267
《宋元戏曲考》的学术贡献与影响 267
《文学小言》与王国维的学术风格 277
郑振铎与20世纪戏曲研究格局的形成 289
明清戏曲研究综述(1994—1995) 296
20世纪的《桃花扇》研究 307
英国学者杜为廉教授访谈录 320
王季思与20世纪戏曲研究——以《西厢记》研究为例 330
傅惜华与20世纪元杂剧研究 338
文学史:现状、问题与思考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