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安流风采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
- 标注页数:225 页
- PDF页数:26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2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徐建雄 1
第一篇 历史沿革 5
(一)建制沿革 5
(二)解放后安流历任党委正职名录 8
(三)解放后安流镇(区、乡)党政领导班子名录 9
(四)各村(居)简介 31
(五)各村(居)基本情况一览表 44
(六)安流镇姓氏分布情况表 46
(七)长乐建制沿革 48
(八)横流渡变迁 52
第二篇 革命斗争 57
(一)安流革命斗争史概述 57
(二)东征军在五华安流 58
(三)高石下战斗 61
(四)土地革命初期的安流武装斗争 63
(五)安流丁卯年关大暴动 65
(六)早期五华青年团在安流的产生和发展 66
(七)大革命时期的安流市商民协会 68
(八)牛麻潭营救农会长 69
(九)五华县农民协会、中共五华党小组分别在东灵寺、三江书院成立 70
(十)安流镇革命老区村庄名称 71
(十一)安流镇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 71
(十二)安流镇英烈名录 72
(十三)历史文稿 80
(十四)安流籍参加长征的老征军 86
第三篇 经济社会 89
(一)解放后发展概况 89
(二)安流圩镇建设 91
(三)道路交通建设 92
(四)农田水利建设 93
(五)电话广播电视 96
(六)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 97
(七)中小学教育 98
(1)安流中学 98
(2)万龙中学 102
(3)文葵中学 102
(4)大都中学 103
(5)五福中学 104
(6)洑溪中学 104
(7)华南中学 105
(8)安流中心小学 105
(八)医疗卫生事业 107
(1)安流医院 107
(2)文葵卫生院 108
(3)大都卫生院 108
(九)税收征管 109
(十)安流工商行政管理 110
(十一)五华县及安流镇大事记 111
第四篇 风俗文化 121
(一)民情风俗 121
(二)礼仪习俗 125
(三)节日习俗 132
(四)语言文化 136
(五)儿歌 148
(六)诗联选录 150
(七)民间传说 157
(1)法青张公仁爷传说 157
(2)太清道德天尊李老君的传说 157
(3)大法师陈万一郎公 158
(4)六月六与王老仙师的传说 158
(5)紫衣爷的传说 159
(6)祖师爷的传说 160
(7)胡法旺、张法青、陈万一郎学法试法的传说 160
(8)胡法旺魏石楼斗法结金兰的传说 161
(9)寒姑婆的传说 161
(10)张水三的故事(六则) 162
(11)“河婆六约肚,不如半径文轩老婆一只肚” 165
(12)张苍溪与李肖峰的风流韵事 166
(13)鲤鱼江的由来 168
(八)古代学位注释 169
(九)民间书法 170
第五篇 文物物产 173
(一)历史文物 173
(1)狮子石遗址 173
(2)石头寨遗址 173
(3)县农会、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灵寺 174
(4)徐华清故居“树德堂”简介 175
(5)青龙寨 176
(6)秋前湖义冢 176
(7)揭陆华边县人民行政委员会旧址 177
(8)其坑窑址 177
(9)李江墓 178
(10)黄毛坪百亩大田 179
(二)物产工艺 180
(1)竹器工艺之乡 180
(2)传统金木雕 181
(3)“中国文葵莹石” 183
(4)安流烤烟 183
(5)秋前湖菜莆 184
(6)大都乳猪 184
(7)安流提线木偶戏 185
第六篇 人物风采 189
(一)名人传略 189
(二)厅处级干部 208
(三)安流籍县以上人大代表 215
(四)安流籍部分先模人物名录 221
捐款芳名 224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