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方振亚
- 出 版 社:上海印刷学校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414 页
- PDF页数:42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0 ≥4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油、水不相混溶 9
第一节 油、水不相混溶的原因和推论 10
第二节 印刷过程水量和墨量的平衡 26
第三节 油墨乳化的类型 30
第四节 乳化剂及引起乳化的因素 38
第五节 乳化与胶印的关系 46
第六节 油墨乳化的测定 48
第七节 水量消耗和决定用水量的条件 50
第八节 控制版面的用水量 52
第二章 液、固选择性吸附 54
第一节 吸附和吸附的选择性 54
第二节 橡皮布的润湿性质和改变 65
第三节 印版表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 70
第四节 墨辊的润湿性质和改变 75
第五节 水辊的吸水性和输水 81
第六节 胶体涂层干结前后的润湿性质 83
第七节 油墨对固体表面吸附力的改变 84
第三章 油墨传布和印迹的正确复制 87
第一节 油墨的转移和形成印迹的基本条件 88
第二节 关于分离功和分离功率 91
第三节 油墨粘度、流动性与印迹复制的关系 97
第四节 印刷过程中油墨粘度、流动性的变化 104
第五节 墨层厚度与印迹复制的关系 109
第六节 纸张性质与印迹复制的关系 114
第七节 墨层中间断裂与叠印 115
第四章 滚筒滚压与摩擦 121
第一节 胶印压力的基本概念 124
第二节 理想压力 130
第三节 压力作用下橡皮布的形变特性 138
第四节 压力作用下衬垫物的压缩形变 153
第五节 压力的分布与测定 158
第六节 滚筒的线速度和速差 166
第七节 滚筒软硬衬垫的分析 192
第八节 滚筒滚压中的摩擦力及其分配和转化 197
第九节 关于摩擦的归纳 204
第一节 印刷过程印版空白部分的巩固 208
第五章 水斗溶液的使用 208
第二节 原液配方的选择 209
第三节 电解质的作用 213
第四节 电解质在印版表面的化学反应 217
第五节 预涂版和多层金属版的化学反应 225
第六节 水斗溶液的pH值 227
第七节 水斗溶液浓度的掌握 231
第八节 亲水胶体的使用 235
第六章 印版耐印率 240
第一节 表面摩擦是印版损坏的主要因素 241
第二节 版面墨层厚度与印版耐印率的关系 244
第三节 版面干涸起脏的原因 247
第四节 要正确鉴别印版质量 251
第五节 提高印版耐印率的途径 252
第七章 色、光理论在胶印的应用 255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 255
第二节 色、光理论在胶印的应用 269
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274
第四节 色彩鲜艳的条件 281
第五节 印迹色彩的变化 285
第八章 套印准确 289
第一节 印版拉伸形变和图形的变化 291
第二节 滚筒衬垫增减与图纹宽度的关系 300
第三节 橡皮布形变与图形变化 308
第四节 纸张剥离张力与形变 313
第五节 咬牙交接和咬力对形变的影响 317
第六节 纸张伸缩与套印准确的关系 322
第七节 纸张的调湿处理 332
第八节 车间温湿度的控制 340
第一节 印迹干燥的基本形式 348
第九章 印迹干燥和光泽 348
第二节 印迹干燥的化学反应 357
第三节 影响印迹干燥的因素 364
第四节 印迹干燥的控制 372
第五节 印迹干燥不适时的危害 374
第六节 印迹光泽和影响光泽的因素 375
第十章 胶印质量控制数据化的展望 381
第一节 用信号条控制印刷质量 381
第二节 常用的密度测量 395
第三节 用刻度放大镜测量网点扩大值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