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
- 标注页数:144 页
- PDF页数:1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9 ≥1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不应忘却的纪念——“国医节”的回顾与启迪&朱邦贤 2
2 纪念“国医节”八十周年报道——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纪念大会召开 13
3 定位中医理论的路向&王琦 15
4 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的历史必然性&薛益明 20
5 论先秦文化与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陈熠 28
6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的研究&邢玉瑞 34
7 早期经脉认识方法与形态评述&张树剑 赵京生 44
8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规律性的分析&魏如恕 52
9 重温《灵枢》上守神&张吉 63
10 通管学说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杨俏田 高金虎 67
11 “经络”与经络现象研究中的逻辑学与辩证法——关于“经络”之定义&刘澄中 71
12 对《经络的现代科学概念》的看法&陈业兴 77
13 不能以“经络”取代“经脉”&陈业兴 82
14 《秦汉医学学刊》六年工作小结 84
附:经脉医学探讨六文&严健民 87
[心语] 87
一、今本《黄帝内经》“经络”词义研究 87
二、论经脉学说起源演绎过程的多元性 95
三、新世纪的旧动向——修真、返观内照认识经络虚相结构——令人沉重的忧思 106
四、关于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方案兼述我的寻找“突破口”之路 112
五、关于“经络”研究的再思考 124
六、植物神经系统在经脉学说中的地位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