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
- 出 版 社: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3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祖国医学发展简况 1
第二节 整体观念 9
第三节 阴阳学说 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2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章 四诊 19
第一节 问诊 19
第二节 望诊 24
第三节 闻诊 34
第四节 切诊 35
第三章 辨证施治 44
第一节 八纲 45
表里 45
寒热 46
虚实 47
阴阳 48
第二节 脏腑 49
心与小肠(附心包) 50
肝与胆 57
脾与胃 66
肺与大肠 75
肾与膀胱(附命门) 83
五脏之间的关系 91
三焦 95
女子胞 96
气血 97
津液 102
第三节 经络 103
二、经络的功能和应用 104
一、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104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主病概述 106
四、任督冲带四脉的循行与主病概述 108
第四节 病因 112
一、风(附疠气) 113
二、寒 116
三、暑 116
四、湿 118
五、燥 119
六、火 120
七、饮 122
八、痰 122
九、食积 126
十、寄生虫 126
十一、情志致病 127
一、实证 128
第五节 热病 128
二、虚证 139
第四章 防治法则 145
第一节 预防 145
第二节 治疗 147
一、治疗的原则 148
二、治疗的方法 152
附一、常用参考方剂 174
附二、脏腑用药规律 196
附三、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202
附四、五行 20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08
二、对五行学说的看法 209
三、五行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