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昆明地震大队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4
- ISBN: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7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一、宏观考察部份 2
(一)历史地震概况 2
(二)地震破坏及伤亡情况 4
(三)主震烈度分布 4
(四)宏观地震现象的一些特征 7
1.等震线特征 7
2.震源深度的推算 7
3.建筑物破坏特征 9
4.震区多数人的感觉 10
5.地表破坏特征 10
6.极震区地表断裂构造特征 10
(五)问题讨论 10
1.关于发震构造问题 10
2.对于处理次生灾害的意见 11
二、地震地质部份 13
(一)震区地层和岩石 13
(二)区域构造背景 13
(三)震区地质构造 16
(四)关于地震与地质构造关系的讨论 18
三、前兆部份 20
(一)台站分布情况 21
(二)各种前兆现象 23
1.平均波速比 23
2.地磁 27
3.地电 32
4.重力 36
5.地倾斜 37
6.地应力 39
7.水氡 45
8.土仪器观测的变化 47
9.地震前的各种宏观现象 49
(三)这次地震前兆现象的初步讨论 51
(四)主要的经验教训 53
四、地震观测部份 55
(一)滇东北历史地震的回顾 55
(二)前震 56
(三)主震 57
(四)余震活动的特征 60
(五)强余震前弱震活动的特征 66
(六)震后邻区的地震活动 68
(七)今后地震活动的趋势 70
五、地形变部份 71
(一)震区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概况 72
(二)地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72
(三)定点水准与余震 73
(四)讨论 75
六、地震影响场考察部份 76
(一)这次地震烈度分布的概况 76
(二)场地条件对烈度的影响 79
七、房屋结构震害调查部份 86
(一)地震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86
(二)各类房屋地震破坏分析 88
(三)主要抗震经验和措施 90
附照片 95
附房屋震害调查表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