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朱恩彬,夏之放等合编
- 出 版 社:山东省教育局印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标注页数:257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3
第一章文学是什么? 3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3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 16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8
第二章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 36
一文学是属于一定的阶级的 36
二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 52
第三章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66
一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66
二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 78
三向工农兵普及,从工农兵提高 85
四关键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 94
第二编 103
第四章文艺来沅于生活 103
一文艺起沅于劳动 103
二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沅泉 110
三在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 119
第五章生活美与艺术美 127
一生活不等于艺术 128
二艺术可以而且应该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133
三文艺的社会作用 143
第六章艺术典型(一) 156
一典型是深刻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的辩证统一 157
二典型化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166
三人物描写 176
第七章艺术典型(二) 192
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192
二环境描写 198
三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207
第八章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222
一世界观和创作方法 223
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229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36
四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提出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 238
五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