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病原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病原生物学
  • 作 者:刘文泰,刘永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318106
  • 标注页数:422 页
  • PDF页数:4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3 ≥4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病原生物学概论 1

第一章 病原生物学绪论 1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的范畴 1

第二节 病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第三节 病原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3

第二章 病原生物的基本特性 6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征 6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寄生特性 8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8

第三章 病原生物的分布与控制 11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分布 11

第二节 正常菌群与医学微生态 13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控制与管理 15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17

第四章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与检查及其防治原则 23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致病方式 23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感染 24

第三节 病原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27

第四节 病原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29

第二篇 医学病毒学 34

第五章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34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35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37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 40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41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42

第六章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44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44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47

第三节 抗病毒免疫 49

第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53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 53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55

第八章 呼吸道病毒 59

第一节 正黏病毒 60

第二节 副黏病毒 62

第三节 冠状病毒 65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68

第九章 肠道病毒 70

第一节 肠道病毒属 70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74

第十章 肝炎病毒 78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79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80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84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85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86

第六节 肝炎相关病毒 87

第十一章 疱疹病毒 89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90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92

第三节 人巨细胞病毒 93

第四节 EB病毒 94

第五节 其他疱疹病毒 96

第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98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98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103

第十三章 动物传媒的病毒 104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105

第二节 黄病毒 107

第三节 出血热病毒 110

第十四章 其他病毒 114

第一节 人乳头瘤病毒 114

第二节 细小DNA病毒 115

第三节 痘病毒 116

第四节 博尔纳病病毒 117

第十五章 朊粒 118

第三篇 医学细菌学 122

第十六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2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大小 122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23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133

第十七章 细菌的生理 135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135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136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及能量代谢 140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43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 145

第十八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47

第一节 细菌变异的现象 147

第二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48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 150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意义 154

第十九章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 155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155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发生与感染类型 160

第三节 抗菌免疫 162

第二十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168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 168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70

第二十一章 致病性球菌 172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72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76

第三节 肠球菌属 182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83

第二十二章 肠杆菌科 186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87

第二节 沙门菌属 191

第三节 志贺菌属 196

第四节 其他肠道杆菌 198

第二十三章 弧菌属 201

第一节 霍乱弧菌 201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204

第二十四章 螺杆菌属与弯曲菌属 206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 206

第二节 空肠弯曲菌 208

第二十五章 厌氧性细菌 210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210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215

第二十六章 分枝杆菌属 219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219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223

第三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224

第二十七章 动物源性细菌 226

第一节 芽胞杆菌属 226

第二节 布鲁菌属 229

第三节 耶尔森菌属 231

第四节 柯克斯体属 233

第五节 巴通体属 234

第六节 弗朗西斯菌属 235

第七节 巴斯德菌属 235

第二十八章 其他细菌 237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237

第二节 鲍特菌属 240

第三节 军团菌属 241

第四节 嗜血流感杆菌属 242

第五节 假单胞菌属 244

第六节 窄食单胞菌属 246

第七节 气单胞菌属 246

第八节 不动杆菌属 247

第九节 莫拉菌属 247

第十节 李斯特菌属 247

第二十九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49

第一节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249

第二节 支原体 251

第三节 衣原体 254

第四节 立克次体 258

第五节 螺旋体 261

第四篇 医学真菌学 267

第三十章 真菌概述 267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267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 271

第三节 抗真菌免疫 272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273

第三十一章 常见病原性真菌 275

第一节 表浅感染的真菌 275

第二节 皮下感染的真菌 277

第三节 深部感染的真菌 279

第四节 真菌毒素 283

第五篇 医学寄生虫学 284

第三十二章 医学寄生虫概论 284

第一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与宿主类型 284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286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流行 287

第四节 抗寄生虫免疫 290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292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293

第三十三章 医学原虫 295

第一节 原虫概论 295

第二节 叶足虫 300

第三节 鞭毛虫 306

第四节 孢子虫 313

第五节 纤毛虫 325

第三十四章 医学蠕虫 327

第一节 吸虫 327

第二节 绦虫 345

第三节 线虫 360

第三十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 383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383

第二节 昆虫纲 386

第三节 蛛形纲 390

附录1 病原性细菌的革兰染色与抗酸染色一览表 398

附录2 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一览表 399

附录3 英中文名词索引 404

附录4 主要参考文献 421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