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中的“异乡”  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 作 者:王东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207015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4 ≥3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17

一、“乡神”的诞生 23

二、“一隅”通“天下” 34

三、成为“四川人” 47

四、结论 57

第二章 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64

一、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 67

二、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 75

三、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学术自信心的提升 87

四、近代“蜀学”的自觉 102

五、余论 115

第三章 “不异的异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 120

一、国中的“异乡” 122

二、旅外川人言论中的四川 135

三、四川岂是化外? 148

四、结论 162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 167

一、国立大学与省立大学的名实错位 170

二、“国立化”与“中央化”的纠葛 181

三、从“国立化”到“党化” 193

四、结论 203

第五章 机构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209

一、学科肇建 210

二、预入主流 227

三、结论 249

参考文献 254

索引 281

后记 30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