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兴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3643238
- 标注页数:235 页
- PDF页数:24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4 ≥23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汉字专题 1
一、字音专题 1
字音题中考形势分析 1
(一)北京市历年字音考题分析 1
(二)原《中考说明》易错字音巩同 2
(三)易错字音总汇 5
二、笔顺专题 10
笔顺题中考形势分析 10
(一)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10
(二)笔顺规则讲解 10
(三)笔顺易错字简表 12
三、字形、字义专题 14
字形、字义题中考形势分析 14
(一)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14
(二)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15
四、造字法专题 18
(一)造字法分类讲解 18
(二)造字法经典练习 20
五、成语专题 22
成语、俗语用法题中考形势分析 22
(一)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22
(二)原《中考说明》成语表 23
第二部分 传统文化专题 38
一、书法专题 38
书法题中考形势分析 38
(一)字体的演变 38
(二)书法风格 40
(三)书法之“趣” 43
二、对联专题 49
对联题中考形势分析 49
(一)对联知识讲解 49
(二)对联类型考查 51
(三)寿联与年龄 52
(四)文常与对联 54
三、传统节日知识讲解 56
(一)除夕(别名“年三十”) 56
(二)春节 56
(三)元宵节(“上元节”) 57
(四)清明节(踏青节)和寒食节 57
(五)端午节 57
(六)七夕节 58
(七)中秋 58
(八)重阳(又称重九节) 58
四、十二生肖及干支纪年 59
五、二十四节气 61
第三部分 文学常识专题 65
文学常识题中考形势分析 65
一、现当代作家作品表 65
二、古代作家作品表 66
三、古代作家深度讲解 67
(一)陶渊明 67
(二)王维 68
(三)李白 69
(四)杜甫 71
(五)自居易 72
(六)柳宗元 73
(七)范仲淹 74
(八)欧阳修 76
(九)王安石 76
(十)苏轼 78
(十一)辛弃疾 79
第四部分 古诗文默写专题 81
古诗文默写中考形势分析 81
一、古诗背诵汇总 82
(一)《蒹葭》 82
(二)《饮酒》晋·陶渊明 82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83
(四)《使至塞上》唐·王维 83
(五)《行路难》唐·李白 84
(六)《望岳》唐·杜甫 84
(七)《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85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85
(九)《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85
(十)《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86
二、宋词、元曲背诵汇总 87
(一)《渔家傲》宋·范仲淹 87
(二)《水调歌头》宋·苏轼 87
(三)《浣溪沙》宋·晏殊 88
(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88
(五)《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89
三、文言文默写汇总 90
(一)《论语》三则 90
(二)《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 90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 91
(四)《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91
(五)《陋室铭》唐·刘禹锡 92
(六)《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92
(七)《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93
第五部分 名著阅读专题 94
名著阅读题中考形势分析 94
名著阅读历年考题分析 95
一、《论语》二篇分类注解 98
二、《水浒传》考前速读 110
三、《西游记》考前速读 117
四、《三国演义》考前速读 119
五、《朝花夕拾》考前速读 125
六、《骆驼祥子》考前速读 127
七、《红岩》考前速读 129
八、《海底两万里》考前速读 132
九、《鲁滨逊漂流记》考前速读 134
十、附录 136
第六部分 文言文专题 139
凡例 139
中考文言文复习点睛 140
文言文中考形势分析 141
一、《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142
二、《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史记》 147
三、《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151
四、《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155
五、《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159
六、《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 162
七、《邹忌讽齐王纳谏》西汉·刘向(编)《战国策》 165
八、《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168
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 170
十、《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 172
十一、《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175
十二、《读〈孟尝君〉》宋·王安石 177
十三、《扁鹊见蔡桓公》战国·韩非子 178
十四、《三峡》北魏·郦道元 180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182
十六、《陋室铭》唐·刘禹锡 184
十七、《核舟记》明·魏学洢 186
十八、《祖逖》宋·司马光 189
十九、《活板》宋·沈括 191
二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子 194
第七部分 语言运用专题 196
一、标点符号专题 196
标点符号中考形势分析 196
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196
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197
二、修辞手法专题 206
修辞方法题中考形势分析 206
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206
修辞方法知识点及易考点分析 208
三、语言连贯专题 214
语言连贯题中考形势分析 214
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214
四、语病专题 217
语病题中考形势分析 217
北京市历年考题分析 217
2013年中考语病新题型分析 218
语病考点知识归纳 220
其他常见病句类型 222
语法知识:句子成分简单介绍 223
五、语言得体专题 225
语言得体中考形势分析 225
北京历年考题分析 225
语言得体知识讲解 225
第八部分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备考 228
一、关于中考作文的命题规律 228
(一)全国作文命题趋势 228
(二)近十二年北京市作文题统计 228
(三)北京市成绩 229
二、关于作文备考 230
(一)第一阶段:准备至少五篇文章(核心要求:独特性) 230
(二)第二阶段:精心修改文章 231
(三)第三阶段:提高应变能力 232
三、历年中考题全览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