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之关系新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之关系新论
  • 作 者:刘洪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8348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4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四 逻辑结构 15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厘清 17

第一节 民主概念的嬗变 17

一 古典民主概念 18

二 近代代议制民主概念 24

三 马克思的民主概念 32

第二节 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38

一 马克思的阶级与无产阶级概念 38

二 专政概念的历史嬗变 47

三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 55

第二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构想 64

第一节 马克思与代议制民主 64

一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历史进步性 65

二 阶级统治与代议制民主的虚假性 67

三 阶级斗争与代议制民主的内在危险性 71

四 代议制民主与无产阶级 75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两种制度模式分析 79

一 无产阶级专政的集权模式 79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模式 83

三 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90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有限集权民主制度体系 94

一 集权模式与民主模式的结合 94

二 有限集权民主的理论原则 99

三 有限集权民主的制度设计 105

第三章 无产阶级专政与代议制民主之比较 113

第一节 自由:个人与整体之别 113

一 代议制民主的自由观 113

二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115

三 人性与自由: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117

第二节 制度设计的经济基础:根本的对立 121

一 代议制民主的经济基础:私有制与市场 121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与计划生产 123

三 准确理解马克思过渡时期所有制理论 126

第三节 国家观与民主原则:同中存异 130

一 代议制民主的国家观与民主原则 131

二 马克思的国家观与无产阶级专政 135

第四节 民主制度设计:权力制约与人民统治 141

一 国家常备军制度与人民武装制度 141

二 代议制政府制度与普选制度 143

三 官吏制度与人民勤务员制度 149

四 政党制度 152

五 地方自治 156

第四章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东西方的回响 160

第一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西方社会主义 160

一 伯恩施坦与考茨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争论 160

二 第二国际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的争论 168

三 西方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变 176

四 代议制民主的完善与马克思思想的西方境遇 183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东方社会主义 186

一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苏维埃国家的集权趋势 186

二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异化 195

三 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话语的解构 205

第五章 重评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208

第一节 澄清对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的误解 208

一 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期的国家及价值目标 208

二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设计:有限集权的新型民主 212

三 无产阶级专政有限集权民主制度体系的特点 217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220

一 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制度的简单化理想化成分 220

二 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制度的缺失 224

三 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制度局限性的原因 226

第三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时代价值 230

一 对民主理论的新贡献 230

二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民主的理论武器 233

三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指南 237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241

结语 245

参考文献 248

后记 260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