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随州市淅河教育管理站编
- 出 版 社:随州市淅河教育管理站
- 出版年份:2000
- ISBN:
- 标注页数:358 页
- PDF页数:38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6 ≥3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大事记 1
第一编 第一时期(1949—1966.5)的淅河教育 29
综述 29
一、建国前淅河教育简述 3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淅河教育 38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38
第二章 教育方针的实施 43
第三章 教育系统党群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4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淅河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48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淅河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48
第三节 教职员联合会 50
第四节 教育工会 50
第五节 少年先锋队 53
第六节 学生会 54
第四章 教育经费 56
第一节 政府拨款 56
第二节 社会集资、捐资 58
第三节 学生交学杂费 59
第四节 学校勤工俭学 60
第五章 教师 62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发展 62
第二节 教师业务培训 6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66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 71
第七章 小学教育 74
第一节 小学的学制和课程 74
第二节 公办小学 75
第三节 民办小学 77
第四节 小学教学及其改革 78
第八章 中学教育 88
第一节 公办中学 88
第二节 农业中学、耕读中学 89
第三节 人民助学金 89
第四节 中学教学及其改革 90
第九章 扫盲教育 95
第十章 人才培养 97
第二编 第二时期(1966.5—1976.5)的淅河教育综述 101
第十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105
第十二章 教育方针的实施 108
第十三章 淅河教育系统党群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淅河教育系统中的发展 111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112
第三节 教育工会 113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 115
第五节 学生会 116
第十四章 教育经费 117
第一节 政府拨款 117
第二节 学生交学杂费 119
第三节 勤工俭学 120
第十五章 教师 122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122
第二节 教师业务培训 122
第三节 教师待遇 124
第十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 127
第十七章 小学教育 129
第一节 幼儿教育 129
第二节 小学的学制及课程 131
第三节 初级小学和完全小学 132
第十八章 中学教育 134
第一节 公办普通中学 134
第二节 小学附设初中班 136
第三节 人民助学金 137
附表1 138
附表2 138
附表3 139
附表4 140
第三编 第三时期(1977.5—1999.12)的淅河教育综述 143
第十九章 教育行政 147
第二十章 教育方针的实施 153
第二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淅河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壮大 159
第一节 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159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和壮大 163
第三节 教育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 167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171
第五节 学生会 173
第二十二章 教育经费 175
第一节 政府拨款 175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 176
第三节 社会集资捐资 177
第四节 学生交学杂费 179
第五节 勤工俭学 180
第二十三章 教师 183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183
第二节 教师的业务培训 183
第三节 教师的政治待遇 188
第四节 教师的经济待遇 193
(一)公办教师 193
(二)民办教师 196
第二十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 198
第二十五章 教学及教学改革 204
第一节 小学教学及教学改革 204
第二节 中学教学及教学改革 215
第二十六章 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 227
第一节 体育 227
第二节 卫生 229
第二十七章 升学考试制度 231
第一节 初考 231
第二节 中考 231
第三节 高考 232
第二十八章 幼儿教育 233
第二十九章 小学教育 235
第一节 小学的学制及课程 235
第二节 公办小学 235
第三节 民办小学 236
第四节 部门办学 236
第五节 贯彻《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36
第三十章 初中教育 243
第三十一章 高中教育 244
第三十二章 中小学的学籍管理 245
第三十三章 职业高中 253
第三十四章 成人教育 254
第一节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254
第二节 镇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254
第三十五章 人才培养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