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潜在电路分析技术与应用
  • 作 者:任立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8074499
  • 标注页数:183 页
  • PDF页数:1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6 ≥1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潜在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1

1.1 引言 1

1.2 潜在电路案例 3

1.3 潜在电路的概念 7

1.4 潜在电路的表现形式 7

1.5 潜在电路的特点 9

1.6 潜在电路的起因 10

1.7 本章小结 12

第2章 潜在电路分析技术概论 13

2.1 引言 13

2.2 波音宇航公司的规范SCA方法 14

2.3 ESA的简化SCA方法 16

2.4 非航天行业的简化潜在电路分析方法 18

2.5 潜在电路分析技术的相关概念 19

2.6 潜在电路分析技术要点 21

2.7 国内外应用状况 22

2.8 研究与应用趋势分析 26

2.9 潜在电路分析的相关标准 28

2.10 本章小结 29

第3章 规范的潜在电路分析方法 31

3.1 引言 31

3.2 数据收集 32

3.2.1 数据收集的规则 32

3.2.2 数据格式 33

3.2.3 数据核对 34

3.3 数据预处理 35

3.3.1 数据简化 35

3.3.2 数据补充 36

3.3.3 数据编码 36

3.4 元器件建模 38

3.4.1 元器件图形模型 38

3.4.2 元器件连通性图形建模 38

3.5 生成网络树 40

3.6 拓扑模式识别与结合线索表的网络树分析 40

3.6.1 拓扑模式识别 41

3.6.2 结合线索表的网络树分析 42

3.7 本章小结 42

第4章 网络树 43

4.1 网络树数据的生成 43

4.1.1 网络树数据追踪 43

4.1.2 电源和接地网络树数据追踪 45

4.2 网络树节点集的生成 46

4.2.1 定义 46

4.2.2 提高电路层次法 46

4.3 网络树的绘制与注释 51

4.3.1 网络树的绘制 51

4.3.2 网络树的注释 52

4.4 网络树的组织 53

4.4.1 网络树非连续性控制信号交叉参考表 53

4.4.2 网络树连接边界表 54

4.5 网络树的自动化布图 54

4.5.1 网表分析 54

4.5.2 行列布局算法及实现 55

4.6 本章小结 62

第5章 线索表 63

5.1 线索的类型 63

5.2 线索表的格式 78

5.3 线索的来源 78

5.4 线索的应用时机 79

5.5 本章小结 79

第6章 简化的潜在电路分析方法 81

6.1 功能节点识别 81

6.2 路径追踪 82

6.3 结合线索表的路径分析 82

6.4 简化的潜在电路分析具体实施步骤 83

6.5 本章小结 87

第7章 防潜在电路的设计原则 88

7.1 电路设计的关注点 88

7.2 典型电路拓扑结构设计规则 90

7.3 一般功能电路设计规则 95

7.4 元器件应用设计原则 105

7.5 国内航天工业部门用电路设计原则 111

7.6 本章小结 113

第8章 IC器件电路的潜在分析 115

8.1 IC器件电路的潜在问题 115

8.2 内部潜在问题 116

8.3 扇出和过载 118

8.4 IC器件电路的潜在分析方法 119

8.5 本章小结 119

第9章 软件潜在分析 121

9.1 概述 121

9.2 技术背景 121

9.2.1 软件潜在分析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21

9.2.2 潜在分析技术研究在我国的进展 123

9.2.3 软件潜在问题举例 124

9.3 基于功能节点识别和路径追踪的软件潜在分析方法 128

9.3.1 基本原理 128

9.3.2 基本步骤 129

9.4 本章小结 132

第10章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管理 133

10.1 分析对象的选择 133

10.2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承担方的选择 134

10.3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的实施时机和计划 134

10.4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过程的协调与监管 135

10.5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的效益、费用与周期 136

10.5.1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的效益 136

10.5.2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的费用 138

10.5.3 潜在电路分析项目的周期 140

10.6 本章小结 141

第11章 潜在电路分析软件工具 142

11.1 潜在电路分析软件工具综述 142

11.2 潜在电路分析辅助软件系统简介 145

11.2.1 潜在电路分析辅助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145

11.2.2 潜在电路分析辅助软件系统功能组成 145

11.2.3 与国外潜在电路分析软件的比较 146

11.3 潜在电路分析辅助软件系统功能组成 146

11.3.1 设计项目 146

11.3.2 分析项目 149

11.3.3 元器件模型管理 155

11.3.4 系统管理 155

11.4 本章小结 156

第12章 潜在电路分析案例 157

12.1 系统简介 157

12.1.1 系统组成 157

12.1.2 系统设计原理 157

12.2 潜在电路分析 159

12.2.1 数据收集 159

12.2.2 数据预处理 160

12.2.3 元器件建模 163

12.2.4 网络树的生成 165

12.2.5 潜在电路分析 169

12.3 本章小结 173

附录A 潜在电路分析任务书示例 174

附录B 潜在电路分析数据要求示例 176

附录C 潜在电路分析报告简表格式 178

定义、术语与缩略语索引 179

参考文献 18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