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美学中的“幻”问题研究
  • 作 者:汤凌云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3681944
  • 标注页数:418 页
  • PDF页数:4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7 ≥4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 论 1

第一节 “幻”与大乘教理 1

一、“幻”义简释 1

二、大乘佛教之“幻” 3

三、“幻”与神及道 7

四、“幻”与无常论 9

第二节 中国美学之“幻” 13

第一章 幻与化 21

第一节 变化即幻化 21

一、生生之道 21

二、自生自化 23

三、变化即幻化 24

第二节 纵浪大化 28

一、幻化不是实体 29

二、幻化不是对象 31

三、幻化切断联系 35

四、幻化切断感应 36

五、融入化境 39

第三节 须臾之戏 43

一、须臾的审美意蕴 44

二、须臾体验的表达方式 48

三、须臾之趣 54

第二章 幻与觉 59

第一节 中国美学之觉 59

一、超越认知逻辑 59

二、自觉而不离涵养 61

三、开启生命智慧 63

四、觉不离幻 69

第二节 由幻入觉 75

一、莫若以明 76

二、觉悟工夫 79

三、觉悟方式 96

第三节 觉不异心 101

一、心物两忘 103

二、了无取舍 109

三、化归平淡 116

四、闲适情趣 121

五、充当生命的觉者 126

第四节 觉从心出 136

一、直切心源 138

二、书写己意 142

三、游戏三昧 147

四、自怡悦 152

五、妙悟自然 154

第三章 幻与真 161

第一节 中国美学之真 162

一、真知超越理路 162

二、真情诚挚感人 163

三、体验生命之真 165

四、照亮本真存在 167

第二节 非假非真 169

一、真假齐观 169

二、返朴归真 171

三、法天贵真 174

第三节 即幻即真 178

一、即幻悟真 178

二、真幻双泯 184

三、任运天真 186

四、触处即真 190

第四节 真幻圆融 202

一、真俗不二 203

二、真俗无碍 207

第四章 幻与相 211

第一节 “相”的美学意蕴 211

一、象与相 211

二、形象、形相与形式 215

第二节 审美幻相的理论内涵 218

一、幻相不是实体 218

二、幻相不是幻象 221

三、幻相不是象外之象 229

四、幻相即真相 236

第三节 艺术即幻相 247

一、不立文字 247

二、即相以明理 254

三、形相为幻有 257

第五章 幻与影 273

第一节 艺术幻影的美感体验 274

一、影之迷离 274

二、影之孤寂 277

三、影之清幽 281

四、影之闲适 282

五、影之生趣 284

第二节 中国艺术幻影的意趣 287

一、虚空不实 287

二、即影传真 293

三、影像圆成 298

第三节 中西方艺术幻影的观念差异 303

一、西方艺术幻影的思想背景 303

二、影之迷离与审美距离 307

第六章 幻与境 311

第一节 审美幻境理论的出场 311

一、从境到审美幻境 312

二、审美幻境理论的发展脉络 316

第二节 艺术幻境的特质 328

一、非实在性 329

二、不落有无 332

三、幻中含真 334

第三节 艺术幻境的哲学根源 339

一、即色即空 339

二、真幻不二 343

第七章 幻与法 347

第一节 法度为幻有 347

一、“法”的含义 348

二、以自然为法 349

三、法度为幻有 353

第二节 因缘生法 356

一、非实体性 356

二、当下即是 357

三、因缘生法 363

第三节 幻法即活法 367

一、法由心生 367

二、以意运法 371

三、心法双泯 378

四、幻法即活法 388

结语 399

主要参考文献 403

后记 41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