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熊庆年等著;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40334630
- 标注页数:264 页
- PDF页数:27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学术价值 1
第二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发展现状 5
第三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路径选择 24
第二章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社会基础 27
第一节 高等教育功能膨胀 27
第二节 利益诉求主体多元 32
第三节 服务贸易日益广泛 35
第四节 公共管理范式变革 40
第三章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问题 45
第一节 评估的目的 45
第二节 评估的主客体 49
第三节 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 54
第四节 评估的方法 57
第四章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系统关联 61
第一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是复杂巨系统 61
第二节 治理结构与评估的关联性 67
第三节 信息系统与评估的关联性 74
第四节 专家系统与评估的关联性 81
第五节 模型选择与评估的关联性 88
第五章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样式 93
第一节 作为竞争力要素的高等教育评估 93
第二节 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评估 97
第三节 公共管理中的常规性评估 100
第四节 社团性行业性评估 111
第五节 舆论性满意度评估 115
第六节 商业化的大学排行榜 120
第六章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视野 129
第一节 美国 129
第二节 日本 151
第三节 英国 澳大利亚 印度 166
第四节 德国 185
第五节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 212
第七章 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 222
第一节 发展历程 222
第二节 现状分析 232
第三节 未来展望 242
第八章 余论 246
第一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哲学观照 246
第二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文化审视 250
第三节 宏观高等教育评估的艺术把握 255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