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茅海建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8039811
- 标注页数:478 页
- PDF页数:48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9 ≥4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公车上书”考证补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档案文献的再次检视 6
三 都察院的态度 18
四“公车上书”的发动者 23
五 官员与公车上书的实际政治作用 40
六 孙毓汶的分量 65
七《公车上书记《南海先生四上书记》的说法 76
八 结 论 86
第二章“公车上书”考证再补 100
一 总理衙门章京的上书 101
二 刘大鹏日记中的记录 107
三“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中的记录 111
四 我未加解读的相关史料 115
五 关于史家的主观意志 123
六 个人的希望 126
第三章 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 128
一 甲午战后下诏求贤 129
二 胶州湾事件后三次下诏求贤 142
三 康有为及其党人的活动 147
四 王文韶、荣禄、张之洞、陈宝箴、刘坤一等封疆大吏的保举 159
五 京城中的较量 169
六 懋勤殿:康有为及其党人最后的保举攻势 181
七 简短的结语 189
第四章 京师大学堂的初建☆康有为派与孙家鼐派之争 207
一 淡出的背景:强学会与官书局 208
二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与章程起草人的变更 220
三 李盛铎奏折及其用意 227
四 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联衔上奏及附呈《大学堂章程》 233
五 孙家鼐的政治理念与总教习位置之争 247
六 孙家鼐对《大学堂章程》的修改 263
七 孙家鼐的办学思想 270
八 简短的结语 281
第五章 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 284
一 军事对抗的方案:民团 285
二 师法于西方与西法之不可据 291
三 书生议兵与武将论兵 299
四 因应的外交策略 307
五 师法日本而修律改约 316
六 消除教案诸策 320
七 简短的结语 328
第六章 记忆与记录——光绪帝召见张元济 329
一 张元济的回忆 330
二 张元济当时书信中的记录 337
第七章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 341
一 康有为的说法 341
二 巴西输入华工的设想与清朝的对策 343
三 光绪十九年巴西再派使节来华 350
四 光绪十九年澳门非法招募华工去巴西 357
五 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的释读、相关史料与考证 364
六 推导出的结论 377
第八章 康有为及其党人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 380
一 假奏稿与真奏章 380
二 王鹏运、宋伯鲁的四件折片 382
三 文悌、张仲炘、杨深秀、李盛铎的五件奏折 389
四 宋伯鲁和他的《焚余草》 398
五《焚余草》所录康有为、梁启超代拟的五件折片 409
第九章“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 428
一 手稿本的基本情况 429
二 抄本的流传及刊行 436
三 书名、卷数与写作时间 444
四 手稿本的修改与增添 452
五 光绪十五年之误记 464
六 初步的结论与愿望 467
征引文献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