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左世元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81119
- 标注页数:293 页
- PDF页数:31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29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汉冶萍公司与晚清政府 1
第一节 清政府对汉阳铁厂创办的支持 1
一 汉阳铁厂创办的背景 2
二 清政府的政治、资金和政策支持 16
第二节 清政府支持与铁厂产品销售 39
一 清政府对铁厂产品的推广 39
二 铁路总公司与铁厂产品销售 43
三 铁货海外市场的开拓 49
第二章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政府 57
第一节 煤铁互售:汉冶萍与日本关系的建立 58
一 日本八幡制铁所对优质铁矿石的需求 58
二 《煤铁互售合同》的签订及盛、张之分歧 61
第二节 三次关键性的大借款 66
一 兴业银行借款:日本对汉冶萍经济渗透的开始 66
二 大仓组和三井借款:日本对萍矿的渗透与对汉厂铁货国际市场的垄断 76
三 1500万日元大借款与日本对汉冶萍的政治控制 80
第三节 中日合办汉冶萍 92
一 资金困难与中外合办汉阳铁厂的提出 92
二 “二十一条”之中日合办汉冶萍交涉 97
三 中日合办九州制钢厂 106
第三章 汉冶萍公司与南京临时政府 113
第一节 民初中日合办汉冶萍案的起因 113
一 萍乡或大冶:新铁厂厂址的争论 113
二 武昌起义前夕中日合办汉冶萍案的提出 117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盛宣怀与日本之中日合办汉冶萍案 123
一 财政困窘与临时政府抵押汉冶萍公司政策的出台 123
二 中日关于合办汉冶萍案的交涉 129
三 各方反对与合办汉冶萍案的流产 134
四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40
第四章 汉冶萍公司与袁世凯政府 143
第一节 公司“国有”与“官督商办” 143
一 辛亥革命后汉冶萍公司面临的困境 143
二 公司“国有”问题 145
三 公司“官商合办”问题 151
第二节 通惠借款 154
一 通惠公司的成立 154
二借款合同草案的签订 157
三 盛宣怀的讨价还价 160
四 日本力促中日合办汉冶萍 162
第五章 汉冶萍公司与国民党政权 166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整理汉冶萍公司 166
一 国民党政权接管汉冶萍公司的原因 166
二 国民政府整理方案的出台 169
三 中日关于汉冶萍“整理”案的博弈 176
四 制约国民党政权整理汉冶萍的不利因素 180
第二节 抗战初期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汉冶萍 184
一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内迁汉冶萍公司 184
二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清理汉冶萍公司 196
第六章 汉冶萍公司与地方官绅 210
第一节 汉冶萍公司与湖北官绅间之矿权案 210
一 汉冶萍与湖北官绅矛盾产生的原因 210
二 矿权案的提出与交涉 216
三 矿权案与铁捐、砂捐案的纠缠 220
四 日本的介入与矿权案交涉的破产 224
第二节 汉冶萍与湖北官绅间之官款、铁捐和砂捐交涉 227
一 官款、铁捐和砂捐的由来 227
二 官款、铁捐和砂捐的交涉 230
三 武力索捐 235
四 纠葛难以解决的原因 241
第三节 汉冶萍公司与江西地方官绅 244
一 近代以前的萍乡煤矿概况 244
二 晚清时期江西地方当局与汉冶萍 247
三 民国时期江西官绅与汉冶萍的矿井、矿界交涉 262
结论 政企关系与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命运 274
一 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76
二 国家强有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手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277
三 与政府利益关系的不和谐是汉冶萍失败的重要原因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