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技术
  • 作 者:吴连举,许世泉,张秀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22109705
  • 标注页数:298 页
  • PDF页数:3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2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人参 1

一、概述 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

(一)植物形态特征 1

(二)生物学特性 2

三、栽培技术 4

(一)选地整地 4

(二)种植方法 5

(三)田间管理 9

(四)病虫害防治 14

四、采收及加工 23

(一)采收 23

(二)加工 24

参考文献 26

第二章 防风 28

一、概述 2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8

(一)植物形态特征 28

(二)生物学特性 30

三、栽培技术 30

(一)选地整地 30

(二)种植方法 31

(三)田间管理 34

(四)病虫害防治 36

四、采收及加工 39

(一)采收 39

(二)加工 40

参考文献 40

第三章 细辛 42

一、概述 4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42

(一)植物形态特征 42

(二)生物学特性 43

三、栽培技术 45

(一)选地整地 45

(二)种植方法 46

(三)田间管理 48

(四)病虫害防治 51

四、采收及加工 53

(一)采收 53

(二)加工 55

参考文献 56

第四章 天麻 58

一、概述 5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58

(一)植物形态特征 58

(二)生物学特性 61

三、栽培技术 64

(一)栽培场地的选择 64

(二)天麻种源的选择 64

(三)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65

(四)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74

(五)无性繁殖技术 79

(六)田间管理 81

(七)病虫害防治 82

四、采收及加工 87

(一)麻种的收获 87

(二)天麻的收获 89

(三)天麻的加工技术 90

(四)天麻药材的贮藏 91

参考文献 92

第五章 平贝母 94

一、概述 94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94

(一)植物形态特征 94

(二)生物学特性 95

三、栽培技术 96

(一)选地整地 96

(二)种植方法 97

(三)田间管理 100

(四)病虫害防治 102

四、采收及加工 106

(一)采收时期 106

(二)采收方法 107

(三)无公害加工 107

参考文献 108

第六章 龙胆 110

一、概述 11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0

(一)植物形态特征 110

(二)生物学特性 111

三、栽培技术 113

(一)选地整地 113

(二)种植方法 113

(三)田间管理 116

(四)病虫害防治 117

四、采收及加工 119

(一)采收 119

(二)加工 120

参考文献 121

第七章 黄花乌头 123

一、概述 123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23

(一)植物形态特征 123

(二)生物学特性 123

三、栽培技术 124

(一)选地整地 124

(二)种植方法 125

(三)田间管理 126

(四)病虫害防治 127

四、采收及加工 129

(一)采收 129

(二)加工 130

参考文献 131

第八章 板蓝根 132

一、概述 13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32

(一)植物形态特征 132

(二)生物学特性 133

三、栽培技术 134

(一)选地整地 134

(二)种植方法 134

(三)田间管理 135

(四)病虫害防治 135

四、采收及加工 139

(一)采收 139

(二)加工 140

参考文献 140

第九章甘草 141

一、概述 14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41

(一)植物形态特征 141

(二)生物学特性 142

三、栽培技术 144

(一)选地整地 144

(二)种植方法 144

(三)田间管理 146

(四)病虫害防治 146

四、采收及加工 149

(一)采收 149

(二)加工 149

参考文献 150

第十章 地黄 151

一、概述 15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51

(一)植物形态特征 151

(二)生物学特性 152

三、栽培技术 153

(一)选地整地 153

(二)种植方法 154

(三)田间管理 155

(四)病虫害防治 156

四、采收及加工 158

(一)采收 158

(二)加工 159

参考文献 161

第十一章 西洋参 162

一、概述 16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62

(一)植物形态特征 162

(二)生物学特性 162

三、栽培技术 167

(一)种子处理技术 167

(二)播种技术 168

(三)移栽技术 169

(四)遮阴技术 171

(五)播前准备 172

(六)田间管理 174

(七)西洋参病虫害防治 178

四、采收 183

(一)西洋参的采种 183

(二)西洋参的作货(收获) 183

五、加工 184

(一)西洋参加工技术 184

(二)我国西洋参主要加工产品及加工工艺 185

参考文献 189

第十二章 当归 190

一、概述 19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90

(一)植物形态特征 190

(二)生物学特性 191

三、栽培技术 195

(一)栽培当归的适宜环境条件 195

(二)选地整地 196

(三)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 197

(四)田间管理 200

(五)病虫害防治 202

四、采收及加工 207

(一)采收 207

(二)加工技术 208

参考文献 210

第十三章 柴胡 211

一、概述 211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11

(一)植物形态特征 211

(二)生物学特性 212

三、栽培技术 213

(一)品种选择 213

(二)选地整地 214

(三)做畦育苗与直播 214

(四)苗期管理 215

(五)生长期管理 216

(六)越冬管理 217

(七)二年生药田管理 217

(八)病虫害防治 219

四、采收及加工 220

(一)采收 220

(二)加工 220

五、包装与贮藏 220

第十四章 党参 222

一、概述 222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22

(一)植物形态特征 222

(二)生物学特性 223

三、栽培技术 224

(一)党参高产栽培的环境条件 224

(二)种子处理和育苗技术 225

(三)田间管理 227

(四)病虫害防治 230

四、采收及加工 234

(一)党参根的采收 234

(二)种子的采收 235

(三)种子的贮藏 235

(四)加工贮藏技术 236

第十五章 五味子 239

一、概述 239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39

(一)植物形态特征 239

(二)生物学特性 240

三、栽培技术 241

(一)选地整地 241

(二)种植方法 241

(三)田间管理 244

(四)病虫害防治 246

四、采收及加工 246

(一)采收 246

(二)加工 247

第十六章 丹参 248

一、概述 248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48

(一)植物形态特征 248

(二)生物学特性 249

三、栽培技术 249

(一)选地整地 249

(二)栽培方法 249

(三)田间管理 251

(四)病虫害防治 252

四、采收及加工 253

(一)采收 253

(二)加工 254

第十七章 红花 255

一、概述 255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55

(一)植物形态特征 255

(二)生物学特性 256

三、栽培技术 256

(一)选地整地 256

(二)种植方法 257

(三)田间管理 258

(四)病虫害防治 260

四、采收及加工 263

(一)采收 263

(二)加工 264

参考文献 264

第十八章 穿龙薯蓣 266

一、概述 266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66

(一)植物形态特征 266

(二)生物学特性 267

三、栽培技术 268

(一)选地整地 268

(二)种植方法 268

(三)田间管理 269

(四)病虫害防治 271

四、采收及加工 273

(一)采收 273

(二)加工 274

(三)商品质量标准 274

参考文献 274

第十九章 黄芪 276

一、概述 276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76

(一)植物形态特征 276

(二)生物学特性 277

三、栽培技术 279

(一)选地整地 279

(二)种植方法 280

(三)田间管理 282

(四)病虫害防治 284

四、采收及加工 288

(一)采收 288

(二)加工 289

参考文献 289

第二十章 玉竹 290

一、概述 290

二、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90

(一)植物形态特征 290

(二)生物学特性 291

三、栽培技术 292

(一)选地整地 292

(二)种植方法 292

(三)田间管理 293

(四)病虫害防治 294

四、采收及加工 296

(一)采收 296

(二)加工 296

参考文献 29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