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作 者:韩德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0497028
  • 标注页数:327 页
  • PDF页数:3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3 ≥3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体”、“用”论争与现代文化转型的策略透视 3

一 “美学”:人文科学特性对民族性的内在要求 3

二 “中学”“西化”:“体”、“用”论争及其实践影响 18

三 “文化保守主义”:渐进性改革模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效应 48

四 附论:为中国文化之“道”的重建而努力 82

中篇 “美学”向“中国美学”嬗变的多元尝试 105

一 王国维:借“外界之势力”“倡大吾国固有之哲学” 105

二 朱光潜:矛盾和紧张的理论综合者 127

三 蔡仪与高尔泰: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对立两极 141

四 李泽厚:从“实践”到“主体性”的迁移 157

五 宗白华及其之后:“意象”美学与传统范畴现代性的开发 176

六 中国元素的融入与美学原理教学体系的演化 204

下篇 “美育”与塑造现代国民性的努力 235

一 梁启超:“新民”与近代“美育”观念的借鉴 235

二 西学东渐与现代校园文化观念的生长 251

三 “主体性”思想与“君子”理想的现代性阐释 271

四 “主体性实践哲学”中的美育问题 285

五 从实践功能角度为“美育”定位 309

后记 32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