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一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682528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考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新视角 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国家相册”的背后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从美学到社会学 7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文本研究和田野调查 16
第一章 纪录片在电视版图中的位置变化 26
第一节 1958—1978:回望意识形态的遗产 26
第二节 1980年代:民族复兴与启蒙话语 29
第三节 1990年代:普通人与纪录片的转型 34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政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 37
第二章 纪录片美学的演替及其动因 44
第一节 画面:从纪实主义到“真实再现” 44
第二节 叙事视角:从“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 51
第三节 选题:从“命题作文”到“自选动作” 58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嬗变:《黄山来的姑娘》与《远在北京的家》的再解读 63
第五节 美学谱系的背后:播出、效果与评价机制的考察 72
第三章 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解析 82
第一节 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话语转换 82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召唤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85
第三节 政治经济中的变与不变:纪录片生产主体的考察 90
第四节 “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的张力:兼评《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 98
第五节 “主流影像”与“个人影像”的互文:以《人民至上》与《1428》为例 105
第四章 社会类纪录片的生长空间与话语呈现 116
第一节 从国家到社会:纪录片中的“社会”何以可能 116
第二节 社会纪实类节目的兴衰:从《生活空间》到《社会记录》 119
第三节 体制内外的互动与无奈 128
第四节 多重话语的博弈:《生活空间》何以可为 135
第五节 被挪用的“纪录方法”与被消解的“纪录精神” 140
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路向 149
第一节 当前纪录片的危机与契机 149
第二节 走向多元与未来之路 159
第三节 香港:纪录片与社会的多重互动 167
第四节 台湾:“解严”以来纪录片发展的镜鉴 177
结论与附录 结束语 184
附录一:本研究田野调查的具体安排 187
附录二:部分访谈实录 188
附录三:《见证·影像志》与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对比表 231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