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家庭暴力现状及干预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家庭暴力现状及干预
  • 作 者:张亚林,曹玉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2724
  • 标注页数:358 页
  • PDF页数:3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3 ≥3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流行学调查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调查方法 2

第三节 家庭暴力的总发生率 5

第四节 不同类型家庭暴力的发生率 6

第五节 不同地区家庭暴力的发生率 7

第六节 不同家庭结构家庭暴力的发生率 8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与前因后果 13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 13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发生因素 15

第三节 家庭暴力产生的后果 19

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家庭特征 25

第一节 对照研究 25

第二节 暴力家庭的社会学特征 28

参考文献 29

第四章 家庭暴力施暴者与受虐者的特征 31

第一节 研究方法 31

第二节 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第三节 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35

第四节 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40

参考文献 41

第五章 家庭暴力施暴者常见的精神障碍 44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44

第二节 躁狂症 47

第三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49

第四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2

第五节 品行障碍 53

第六节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54

第七节 性心理障碍 56

参考文献 58

第六章 家庭暴力受虐者常见的精神障碍 59

第一节 抑郁症 59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62

第三节 神经症 65

第四节 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75

参考文献 78

第七章 家庭暴力男性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79

第一节 概述 79

第二节 研究方法 81

第三节 男性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82

附1躯体虐待问卷 86

附2躯体虐待严重程度问卷 86

参考文献 86

第八章 家庭暴力男性施暴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89

第一节 概述 89

第二节 研究方法 91

第三节 男性施暴者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94

第四节 男性施暴者与单胺氧化酶基因多态性 95

第五节 男性施暴者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基因多态性 96

参考文献 98

第九章 家庭暴力受虐者的求助方式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第二节 求助理论 100

第三节 求助方式的差异 101

第四节 受虐者的求助方式及其效果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十章 家庭暴力与抑郁症自杀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 家庭暴力与抑郁症自杀的相关因素 107

第三节 临床研究 109

第四节 一举两得式干预 110

参考文献 112

第十一章 夫妻暴力 114

第一节 夫妻暴力现状 114

第二节 社会人口学高危因素 115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高危因素 116

参考文献 119

第十二章 情侣暴力 124

第一节 情侣暴力现状 124

第二节 实地调查 125

第三节 情侣暴力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127

参考文献 129

第十三章 超前心理干预预防夫妻暴力 132

第一节 干预模式及其理论 132

第二节 预防性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 134

第三节 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140

参考文献 140

第十四章 孕期家庭暴力及产后抑郁 143

第一节 概述 143

第二节 孕期家庭暴力的相关因素 144

第三节 孕期家庭暴力的不利影响 149

第四节 实地调查 150

第五节 孕期家庭暴力与产后抑郁 157

参考文献 159

第十五章 孕期家庭暴力与新生儿健康 163

第一节 孕期家庭暴力所致新生儿神经生化改变 163

第二节 孕期家庭暴力之新生儿分子生物学研究 166

参考文献 171

第十六章 孕期家庭暴力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173

第一节 婴儿生长发育与相关影响因素 173

第二节 生物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177

第三节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82

参考文献 184

第十七章 儿童虐待 186

第一节 儿童虐待现状 186

第二节 儿童虐待发生的高危因素 188

第三节 儿童虐待与心理健康 189

第四节 儿童虐待的预防与干预 191

参考文献 191

第十八章 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93

第三节 信效度分析 195

附: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 198

参考文献 199

第十九章 儿童受虐量表的编制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编制流程 203

第三节 编制量表 204

第四节 量表信效度检验 207

附:儿童受虐量表 211

参考文献 213

第二十章 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编制流程 216

第三节 编制量表 218

第四节 量表信效度检验 219

附:儿童被忽视量表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二十一章 儿童期性虐待 227

第一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定义 227

第二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流行学资料 228

第三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影响因素 229

第四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危害 230

第五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评估 232

第六节 儿童期性虐待的预防和干预 233

参考文献 235

第二十二章 儿童虐待与人格障碍 239

第一节 概述 239

第二节 儿童虐待与人格形成 239

第三节 儿童虐待与人格障碍 241

第四节 儿童虐待相关问题 244

参考文献 245

第二十三章 家庭暴力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48

第三节 家庭暴力中儿童的家庭氛围 250

第四节 家庭暴力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251

参考文献 252

第二十四章 儿童攻击行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第二节 攻击行为的相关基因 255

第三节 实验室研究 256

参考文献 261

第二十五章 有儿童受虐史的抑郁症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第二节 儿童虐待史问卷 265

第三节 临床特征 265

第四节 针对性心理治疗 268

参考文献 274

第二十六章 老年虐待 276

第一节 概述 276

第二节 老年虐待的流行学资料 276

第三节 老年虐待的危险因素 278

第四节 老年虐待的识别与干预 280

参考文献 281

第二十七章 家庭暴力的心理干预技术 284

第一节 受虐者的紧急处理 284

第二节 暴力行为发生后的干预 286

第三节 家庭暴力的预防性干预 288

第四节 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 289

参考文献 291

第二十八章 家庭暴力的行为疗法 292

第一节 家庭暴力与种种不良行为 292

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起源和发展 294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295

第四节 行为治疗的评价 299

参考文献 302

第二十九章 施暴者的行为矫正 304

第一节 厌恶疗法 304

第二节 阳性强化法 307

第三节 自我控制法 311

第四节 放松训练 315

第三十章 受虐者的行为矫正 319

第一节 系统脱敏疗法 319

第二节 冲击疗法 326

第三节 生物反馈疗法 331

第四节 认知行为疗法 335

第三十一章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心理学策略 340

第一节 应用心理学策略的重要性 340

第二节 可应用的心理学策略 342

第三节 注意事项 343

参考文献 344

第三十二章 家庭暴力的社区防治 345

第一节 社区防治的作用及其特点 345

第二节 社区防治的模式与实施 349

第三节 社区防治的主要内容 351

第四节 社区防治之展望 357

参考文献 357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