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35740X
- 标注页数:255 页
- PDF页数:26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3 ≥2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张之洞洋务教育活动和“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时代和生平 1
洋务教育活动 5
(一)谋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5
(二)兴办洋务教育 11
洋务教育思潮 20
(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1
(二)洋务教育思潮勃兴过程中的论争 26
《劝学篇》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纲领 37
(一)《劝学篇》的导读 37
(二)《劝学篇》的内容分析 47
(三)《劝学篇》的主旨 50
(四)对《劝学篇》的评价 52
(五)“中体西用”思想的演变 54
(六)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57
晚年的教育活动 59
(一)废除科举制度 59
(二)建立新学制 61
附:科举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意 62
(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 62
(二)从制度层面看科举:“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 65
(三)从政治哲学层面看科举:“大共同体本位”与对个性的禁锢 69
下篇 张之洞教育文论选读 77
劝学篇(节录) 77
序 77
外篇 80
游学第二 80
设学第三 82
学制第四 84
变科举第八 86
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之洞 89
札道员蔡锡勇改定自强学堂章程&张之洞 92
奏创办水陆师学堂折&张之洞 95
办理水陆师学堂情形折&张之洞 98
创设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折&张之洞 101
两湖、经心两书院改照学堂办法片&张之洞 103
《东塾读书记》引朱子论科举 104
节录欧阳公《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庆历四年) 105
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张之洞、刘坤一 106
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张百熙、荣庆、张之洞 120
重订学堂章程折&张百熙、荣庆、张之洞 123
学务纲要&张百熙、荣庆、张之洞 126
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 151
奏请递减科举折&袁世凯、张之洞 158
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张百熙、荣庆、张之洞 162
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 166
附:复张之洞书&沈翔云 171
附篇 张之洞《劝学篇》与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福泽谕吉《劝学篇》与张之洞《劝学篇》之比较 187
福泽谕吉《劝学篇》导读 198
《学问论·劝学篇》选读 213
(一)告别故乡中津记 213
(二)劝学篇第一篇 217
(三)劝学篇第二篇 222
(四)劝学篇第九篇 226
(五)劝学篇第十篇 230
(六)关于增长知识见闻的问题 234
(七)学问的独立 237
(八)要晓得汉学已经失效 251
(九)要提高洋学的地位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