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指南
  • 作 者:马素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2192571
  • 标注页数:479 页
  • PDF页数:49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0 ≥47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绿色建筑概述 1

1.1 绿色建筑的缘起 1

1.2 绿色建筑的概念辨析 2

1.3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4

1.3.1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4

1.3.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5

1.4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8

1.4.1 国外主要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8

1.4.2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

1.5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5

1.5.1 我国绿色建筑的规模 15

1.5.2 我国绿色建筑的问题分析 17

1.6 绿色建筑技术指南编制 19

第2章 节地与室外环境 26

2.1 场地安全 26

2.1.1 污染土壤修复 26

2.1.2 污染水体修复 40

2.2 室外环境 46

2.2.1 景观照明光污染控制 46

2.2.2 玻璃幕墙光污染控制 56

2.2.3 隔声屏障 60

2.2.4 隔声绿化带 67

2.2.5 室外风环境优化 70

2.2.6 降低热岛效应技术 73

2.3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78

2.3.1 交通组织 79

2.3.2 自行车停车场 87

2.3.3 林荫停车场 89

2.3.4 机械式停车库 93

2.3.5 立体停车楼 98

2.3.6 设施配套 101

2.4 场地生态 105

2.4.1 下凹式绿地 105

2.4.2 雨水花园 107

2.4.3 透水铺装 110

2.4.4 屋顶绿化 113

2.4.5 垂直绿化 119

第3章 节能与能源利用 125

3.1 建筑与围护结构 125

3.1.1 建筑优化设计 125

3.1.2 外墙保温 129

3.1.3 屋面保温 138

3.1.4 节能外窗(含透明玻璃幕墙) 145

3.1.5 外窗、幕墙通风器 153

3.2 供暖、通风与空调 157

3.2.1 高效冷热源机组 157

3.2.2 磁悬浮离心机组 161

3.2.3 高效水泵 166

3.2.4 高效风机 170

3.2.5 水泵、风机变频技术 173

3.2.6 空调系统水力平衡措施 177

3.2.7 全空气系统可调新风 181

3.2.8 冷却塔供冷 184

3.2.9 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控制 190

3.2.10 冷热量计量 198

3.3 照明与电气 201

3.3.1 高效照明灯具 202

3.3.2 照明控制 210

3.3.3 节能电梯和扶梯 216

3.3.4 节能型变压器 222

3.3.5 高效电机 226

3.3.6 智能化系统 230

3.3.7 综合能耗管理系统 239

3.4 能量综合利用 249

3.4.1 排风能量回收 249

3.4.2 蓄冷系统 256

3.4.3 蓄热系统 265

3.4.4 烟气热回收装置 269

3.4.5 空调冷凝热回收 270

3.4.6 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274

3.4.7 地埋管地源热泵 281

3.4.8 地表水源热泵 285

3.4.9 污水源热泵 289

3.4.10 太阳能光伏发电 294

第4章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00

4.1 节水系统 300

4.1.1 给水系统 300

4.1.2 热水供应系统 307

4.1.3 超压出流控制 310

4.1.4 管网漏损控制 313

4.1.5 用水计量 316

4.2 节水器具与设备 318

4.2.1 节水器具 319

4.2.2 节水灌溉 322

4.2.3 冷却水节水 326

4.2.4 其他节水技术 327

4.3 非传统水源利用 330

4.3.1 雨水利用 330

4.3.2 再生水利用 335

4.3.3 生态水处理技术 342

第5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47

5.1 节材设计 347

5.1.1 结构优化技术 347

5.1.2 灵活隔断 349

5.1.3 预制装配式技术 355

5.1.4 整体卫浴间 359

5.1.5 整体厨房 362

5.2 材料选用 365

5.2.1 高性能混凝土 365

5.2.2 高强度钢 368

5.2.3 高耐久性材料 370

5.2.4 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环建材 374

5.2.5 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 375

5.2.6 清水混凝土 376

5.2.7 耐久装饰装修材料 380

第6章 室内环境质量 382

6.1 室内声环境 382

6.1.1 建筑布局隔声 382

6.1.2 隔声墙体 385

6.1.3 隔声门窗 389

6.1.4 隔声减振楼板 392

6.1.5 吸声材料 397

6.1.6 设备隔声减振 399

6.1.7 同层排水技术 400

6.2 室内光环境 404

6.2.1 天然采光 404

6.2.2 导光筒 410

6.2.3 反光板 413

6.3 室内热湿环境 415

6.3.1 可调节遮阳 415

6.3.2 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调节 418

6.4 室内空气质量 420

6.4.1 自然通风 420

6.4.2 空调气流组织 423

6.4.3 CO2浓度监控 426

6.4.4 CO浓度监控 428

6.4.5 PM2.5 新风系统 430

6.4.6 空气净化技术 434

第7章 施工管理 438

7.1 环境保护 438

7.1.1 施工降尘 438

7.1.2 施工降噪 442

7.1.3 施工废弃物减量化 444

7.2 资源节约 446

7.2.1 施工节能 447

7.2.2 施工节水 448

7.2.3 施工节材 452

第8章 运营管理 457

8.1 管理制度 457

8.2 技术管理 461

8.2.1 节能与节水管理 461

8.2.2 耗材管理 464

8.2.3 室内环境品质管理 464

8.2.4 设备的设置、检测与管理 466

8.2.5 系统调试 466

8.2.6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474

8.3 环境管理 476

8.3.1 绿化管理 476

8.3.2 垃圾管理 477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