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现象研究
  • 作 者:张晓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5703881
  • 标注页数:174 页
  • PDF页数:18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3 ≥1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隐私领域——一个跨界的主题 1

隐私的内涵及内容 1

隐私领域与媒介公共领域由矛盾到融合 5

隐私公开:从人际交往到大众传播 8

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 13

大众媒介中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传统范式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主动型的隐私公开 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24

第二章 经验研究——走进公共空间的隐私领域 26

隐私公开的类型 26

个人隐私如何在大众媒介上展现 34

第三章 经验研究与理论表述——隐私公开解析 78

大众媒介的社会附加功能——媒介功能的补充 78

媒介的调解功能——以电视媒介为例 82

大众媒介的拟心理咨询功能——“广播夜谈节目”分析 98

弥补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功能——“(大宝)真情互动” 108

媒介的宣泄功能——“口述实录” 112

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改变——平民意识确立 116

名人明星的平民倾向——情感拉近距离 118

公开情感的普通人 121

对商业逻辑的理解与遵循——“真人秀”节目上演 124

互联网的隐私公开——社会多元化表征 129

第四章 理论的扩展——隐私公开的社会基础 142

社会文化之变迁 142

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与表达——大众媒介能做什么 160

结语:在时代巨变中把握自己 163

参考文献 166

致谢 17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