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嘉峪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
  • 作 者: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甘肃省历史学会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2335241
  • 标注页数:362 页
  • PDF页数:3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2 ≥36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论清代嘉峪关职能的演变&杨代成 王希隆 1

玉门关历史变迁考&李并成 10

嘉峪关城与甘肃的长城文化&刘再聪 21

嘉峪关监督考述&张连银 33

从“关限”至“废垒”——明至民国嘉峪关意象变迁研究&僧海霞 41

嘉峪关关城南闸门考&张斌 54

明代嘉峪关的修筑及与周边游牧民族的边防关系&许海军 65

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外交&许淳熙 69

《肃镇华夷志》之“西域疆里”考&张晓东 75

西北铁器时代早期区域文化互动与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苏海洋 81

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史前文化交流与“前丝绸之路”河西段的形成&周晓聪 99

丝绸之路陇右段十六国时期经济的曲折发展&张琳 毛雨辰 112

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带开发利用研究&金蓉 谢羽 121

陇商:一个待解的命题&尚季芳 129

认识保护两关文化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潘竟虎 潘发俊 132

嘉峪关旅游景区主题定位及其产品开发研究&李海军 143

嘉峪关丝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柳君君 147

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黑山岩画为例&侯凌静 15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常洁琨 156

先秦时期河西走廊一带文化发展序列及其特征&陶兴华 168

民国年间活跃于丝绸之路上的保安族商人&连菊霞 180

敦煌俗讲变文对民众的文化教育作用&王睿颖 182

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伏羲女娲图像考析&王春梅 190

浅述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杨殿刚 196

魏晋十六国嘉峪关地区民众饮食结构及其成因探析——以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为例&王琦儒 201

早期道教羽化成仙思想的生动再现——甘肃省金昌市博物馆馆藏晋代彩绘画像砖&李勇杰 205

内迁与整合——魏晋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的历史考察&黄兆宏 张相鹏 213

河西四郡及其战略地位论要&雍际春 232

汉魏时期对河西地区的民族管辖与治理&黎树科 241

汉简所见河西窦融集团的“毋嫁娶过令”&侯宗辉 马东平 251

五凉郡守诸问题考述&贾小军 260

十六国北朝时期河陇地区石窟寺的分布特征&杨发鹏 270

略谈前凉屯田与“治石田”的重要作用&张振华 281

唐五代河西走廊西域胡人职业分布探析&杨芳 287

新出唐吐谷浑王族慕容环墓志研究&陈玮 298

关于西夏政区“西经略司”“西路”及“路”的几个问题——从武威西郊西夏墓墓葬题记谈起&于光建 313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绿洲开发的人文驱动因素研究&史志林 董斌 汪桂生 杨谊时 319

关于嘉峪关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的思考&陈秉刚 332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历史地位及文化遗存的价值&杜养惠 张弛 342

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论析&秦丙坤 刘琴 35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