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肖海燕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2252160
- 标注页数:280 页
- PDF页数:29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7 ≥2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宋代庄学发展的思想学术背景 13
一、宋代思想文化的繁荣 13
二、宋代的学术精神 18
(一)怀疑精神 18
(二)创新精神 20
(三)经世精神 23
(四)包容精神 29
三、宋人对《庄子》的关注与推崇 33
(一)统治者对《庄子》的重视 33
(二)文人学者对《庄子》的关注 38
第二章 宋代庄学文献及其诠释特点 49
一、宋代庄学文献目录 49
二、宋代庄学文献提要 54
(一)注疏 54
(二)专论 66
三、宋代庄学的诠释特点 74
(一)注重义理 75
(二)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 78
(三)以心性之学解《庄》 88
(四)鲜明的经世倾向 91
(五)文学评《庄》 93
第三章 宋代庄学中的道论 98
一、“庄周之书,载道之妙也” 98
二、庄子之道的特点 106
(一)道有体有用 106
(二)道体浑然无方,天地万物之所宗 110
(三)道气生化 114
(四)“道一而已” 120
三、道理之间 124
(一)道虚理实 125
(二)道之主宰与生化 129
(三)以“理”释道 135
(四)援“理”入《庄》 142
第四章 宋代庄学中的心性论 146
一、以儒家性命道德学说解《庄》 146
(一)“庄周之书,究性命之幽,合道德之散” 147
(二)道与心性 149
(三)无心以体道 158
(四)性命之理,道德之意 164
二、庄学与道教内丹心性论 171
(一)炼养之道 172
(二)“性全命复,养生之能事毕矣” 176
(三)宋代庄学所见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社会影响 183
三、佛教心性论对庄学思想的渗透 192
(一)庄佛相通 193
(二)“驯致妙道,当以虚空为体,心息为用” 198
(三)以佛禅解《庄》 205
第五章 宋代庄学中的治世思想 211
一、《庄子》乃救世之书 211
(一)庄子矫天下之弊,实尊孔子 212
(二)“济天下而度群生” 220
(三)救时弊,明治道 225
二、推无为以寄有为 228
(一)君无为臣有为,以德化民 229
(二)“操至权,斡万化” 231
(三)“真浑沌之术” 234
(四)外曲内直之道 237
(五)“因时乘理” 240
三、借《庄子》发挥仁义礼法的思想 243
(一)仁义礼乐皆是道 244
(二)“仁义之本出于性” 249
(三)庄子未尝毁仁义礼乐 251
(四)权势法术仁义并用 254
(五)“以法为分” 257
(六)“修治具以明治道” 260
结语 263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