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纳秀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9284
- 标注页数:340 页
- PDF页数:35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3 ≥3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1
二 研究现状评述 7
三 选题意义及思路方法 23
第一章 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26
第一节 历代《诗经》学的发展 26
一 《诗经》学的学术积淀 26
二 《诗经》学的时代要求 35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 39
一 明末社会风气与思想动态 39
二 清初政治环境与学术思潮 45
第二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 50
第一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实质 51
一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内涵 51
二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意义 56
第二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渊源 66
一 文武名世的家学渊源 67
二 充满险阻的人生磨难 71
三 归去故园的生命诉求 75
第三节 王夫之《诗经》学的创新 80
一 抒情写志的“广传” 80
二 独具一格的“稗疏” 87
三 别有性灵的“诗译” 96
第三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基本方法 105
第一节 不主常故的学术旨趣 105
一 超然世外的研究心态 105
二 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 109
第二节 融通文史的研究方法 114
一 出入文史 贯通古今 114
二 专题研究 以呈全貌 117
三 旁征博引 科学归纳 125
四 以诗解《诗》 探究诗意 132
第四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 154
第一节 诗际幽明 155
一 诗际幽明的哲学基础 155
二 诗际幽明的诗学内涵 161
三 诗象其心的诗学意义 172
第二节 “诗以道情” 187
一 “诗以道情”的提出 188
二 “诗以道情”的基本内涵 194
三 对传统诗学观的补充与修正 212
第五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 223
第一节 对“诗乐合一”的新阐释 223
一 “诗乐合一”被淡化的原因考察 223
二 “诗乐合一”的经典意义 225
三 声情合一的美学观 231
四 视域融合中对“诗乐合一”的阐释 237
第二节 对“兴观群怨”的再讨论 245
一 历代对“兴观群怨”的阐释 246
二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发展 252
第六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生命情怀 273
第一节 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 273
一 以孤心书家国之忧 274
二 以经典释遗民之恨 280
第二节 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 287
一 对圣人之德的仰慕 287
二 对君子人格的追求 294
第三节 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 307
一 对君主制的批判 308
二 以民为本的君道 310
三 进退有度的臣道 317
结语 327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37